关于生猪养殖的最新政策
关于生猪养殖的最新政策
政策背景与行业发展
近年来在政策的推动下,行业得到了快速发展。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202245256万头,同比增长 %;生猪出栏量为69995万头,同比增长 %。随着行业的发展,也面临着一系列挑战,如土地限制、资金限制、技术限制、人才限制和环保壁垒等。
最新政策措施
为了促进生猪产业的健康发展,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
加大财政补贴力度:
推动畜禽粪污处理设施装备纳入农机新产品补贴试点范围,降低养殖场户粪污处理成本。
实施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果菜茶有机肥替代化肥、绿色种养循环农业试点项目,促进畜禽粪污处理和粪肥利用有机衔接。
强化技术服务:
- 成立国家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科技创新联盟和技术指导委员会,开展液体粪污还田等关键技术研究,推广技术模式。
加强人员培训:
- 通过培训、讲座、研讨等方式,面向全行业开展系统培训,提升从业人员专业性,确保产业的健康持续发展。
激励奖补政策:
2024年,四川省财政厅将继续安排资金对超额完成生猪出栏任务的市(州)予以激励奖补。
积极落实生猪调出大县奖励政策,持续推进实施生猪出栏激励,重点支持仔猪填槽补栏和增加优质能繁母猪。
安排资金7200余万元实施奖补,推动生猪产业集群发展,提升生猪产业的质量和效率。
金融支持措施:
加大乡村振兴农业产业发展贷款风险补偿金支持力度,对生猪产业贷款给予贴息,降低生猪养殖户融资成本。
进一步加大生猪价格指数保险保费补贴力度,对生猪调出大县购买生猪价格指数保险的养殖户,按照一定分担比例据实给予保费补贴,提升生猪生产风险保障能力。
具体政策细节
贷款贴息政策:
继续实施种猪场和规模养猪场(户)贷款贴息政策,并将建设资金贷款纳入贴息范围。
对2020年底前新建、改扩建种猪场、规模养猪场(户)和禁养区内规模养猪场(户)异地重建加大支持力度,重点加强动物防疫、环境控制等设施建设。
专项补贴措施:
省级财政要落实生猪生产稳定专项补贴等措施,对受影响较大的生猪调出大县的规模养猪场(户)给予临时性生产补助,稳定能繁母猪和生猪存栏。
银行业金融机构要积极支持生猪产业发展,不得对养猪场(户)和屠宰加工企业盲目限贷、抽贷、断贷。
省级农业信贷担保公司在做好风险防控的基础上,要把支持恢复生猪生产作为当前的重要任务,对发生过疫情及扑杀范围内的养猪场(户),提供便利、高效的信贷担保服务。
国家在生猪养殖方面的最新政策主要集中在加大财政补贴力度、强化技术服务、加强人员培训、激励奖补政策和金融支持措施等方面。这些政策的实施旨在解决行业面临的各种挑战,推动生猪产业的健康发展,提升猪肉供应保障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