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安区养殖业政策规定解读
淮安区养殖业政策规定解读
一、生态健康养殖的推进
淮安区在推进养殖业的过程中,非常注重生态健康养殖的发展。例如,淮安润牧牧业有限公司位于淮安区顺河镇,是省畜牧生态健康养殖示范场,现存栏生猪8500头。该公司通过加强宣传发动、强化指导服务、加大政策扶持等措施,推动省级畜牧生态健康养殖示范创建和畜牧生态健康养殖基地(场)创建,推进生态健康养殖全面覆盖。
该公司还采用了“猪-沼-水芹菜”模式,实现了种养结合。无土水芹种植周期短,每45天左右收割一次,一亩水芹一年收入6万元,同时可消纳约150-200头猪产生的粪污。养猪场粪污经过固液分离后,液体是种植水芹的优质肥料,润牧牧业有限公司充分利用生物循环链条实现了零污染。
二、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
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是养殖业健康持续发展的有力保障。近年来,淮安市坚持保供给与优环境并重,政府引导、市场化运作,以种养结合、农牧循环为主要路径,强化责任落实,完善扶持政策,全面推进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各项工作,畜牧业绿色发展取得明显成效。
2019年,全市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 %,规模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装备配套率达 %。淮安市还根据养殖场的规模采取不同的处理模式。对大型养殖场采取种养结合再利用、畜沼菜(藕)、清洁回用无外排模式;对中型养殖场采取种养结合再利用和外置发酵床处理模式;对散养户实行集中处理协作消纳模式。
三、农业保险新险种的支持
为了 特色养殖业的发展,淮安区还推出了农业保险新险种。例如,全省首单“商业性黄鳝养殖天气指数保险”由中 合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淮安支公司成功出单,淮安区6名农户养殖的 亩黄鳝获得了 万元的风险保障。
由于黄鳝养殖技术要求高,对外界环境变化敏感,如遇干旱、暴雨、高温热害等急剧环境变化,可能对黄鳝的生存造成严重威胁。因此,这种保险的推出对于养殖户来说是一个重要的保障。
四、政策补贴和支持
国务院在常务会议上提出了取消各种限养、加强补贴等五大利好政策。具体包括取消超出法律法规的猪牛羊禁养、限养规定,为养殖户开启绿色通道和高速免费通道,支持异地重建,不搞一刀切,以及取消生猪生产附属设施用地15亩上限。
针对符合要求的养殖场新增、改扩建粪污处理设备的提供50%的财政补贴,大大降低粪污处理设备的投资。对于种植方面,有机肥替代化肥使用的也有相应补贴。
五、奖扶政策的明确
针对养殖业的奖扶政策,淮安区于2020年11月份印发了《八公山区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项目实施方案》(淮八府办〔2020〕24号),其中对奖扶政策有明确规定。具体内容可以在政府信息公开网进行查阅。
淮安区在养殖业的发展上,不仅注重生态健康养殖的推进,还通过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农业保险新险种的支持、政策补贴和奖扶政策的明确等多种措施,全面推动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这些政策和措施的实施,为养殖户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和保障,促进了淮安区养殖业的健康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