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疾人养殖创业政策解读
残疾人养殖创业政策解读
一、政策背景与意义
国家高度重视残疾人就业创业问题,并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政策。这些政策旨在帮助残疾人通过自主创业实现就业,提升生活质量,促进社会和谐发展。养殖业作为一项重要的创业方向,受到了国家的大力支持。
二、主要扶持政策
创业贷款 - 政策内容:残疾人就业服务机构认定的残疾人,在法定年龄之内,具有一定劳动能力并持有残疾证,自谋职业、自主创业或合伙创业的,可向金融机构申请小额担保贷款,并享受国家政策支持。
贷款额度:具体贷款额度根据地方政策和项目需求确定,但通常不超过20万元。
贷款贴息:残疾人从事养殖业,可以享受贷款贴息,减轻融资成本。
资金补贴 - 一次性创业补贴:残疾人自主创业或合伙经营,可申请一次性5000元至12000元创业补贴。在创业园区内创业的,还可享受园区优惠政策。
场地租金补贴:残疾人从事养殖业,可以向当地政府申请不超过100平方米的场地租金补贴。
社会保险补贴:残疾人从事养殖业,可以向当地政府申请社会保险补贴。
税收优惠 - 增值税减免:残疾人个体就业或创办的企业,可按规定享受增值税优惠政策。
企业所得税减免:残疾人创办的小型微利企业,其所得减按50%计入应纳税所得额,按20%的税率缴纳企业所得税。
个人所得税减免:对残疾人个人取得的劳动所得,按照相关规定减征个人所得税。
行政事业性收费减免 - 减免内容:残疾人创业3年内免收管理类、登记类和证照类等有关行政事业性收费。
- 其他费用减免:残疾人创办的企业,可以申请减免具有强制垄断性的经营性收费。
职业培训补贴 - 补贴标准:残疾人参加职业技能培训取得合格证书后,可获得预定额度的培训补贴。
岗位补贴 - 补贴对象:雇佣残疾人的企业和残疾人双方都可以获得岗位补贴。
三、申请条件与流程
申请条件 - 具有当地户籍; - 在法定就业年龄内(男16-59岁,女16-54岁); - 持有第二代残疾人证; - 已经创业和正在创业的; - 具有固定的生产经营场所,在相关行政部门办理了合法手续; - 产品具有市场前景、生产具有一定规模;
- 生产经营具有实际困难需要扶持。
申请材料 - 身份证:原件; - 第二代《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证》:查验原件及1份复印件; - 营业执照等相关证件; - 经营场所证明; - 其他相关材料。
申请流程 - 残疾人持相关资料向户口所在地街道残联提出申请; - 街道残联对申请项目及申请人的有关情况进行实地调查和材料审核; - 确定推荐扶持的项目报区残联,经区残联、市残联逐级审核确定; - 符合条件的申请人,按照相关程序办理贷款、补贴等手续。
四、其他支持措施
优先办理登记注册手续
- 残疾人在登记个体工商户、各类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等经济实体,或登记各类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等社会组织时,相关部门应提供合理便利,优先办理登记注册手续。
减免规费 - 若残疾人本人从事手工业、商业或服务业、修理业等,从业规模较小,登记费、个协会费以及管理费可以减半收取; - 若残疾人员家庭尤其困难,并想要从事经营活动,可以将资料提交给相关单位,通过审批可以免收登记费、会费和管理费; - 合伙企业和独资企业中残疾人就业率达30%以上的,待遇等同福利企业,管理费收取标准为收费的70%; - 残疾人自己办理独资企业或合作企业的,减半收取登记费; - 若残疾人从事行业为电子游戏、台球、录像、影碟出租等行业的,规模较小则免收管理费,规模较大的、残疾人员雇佣达30%以上的,管理费收取50%。
五、
国家通过一系列政策扶持残疾人创业,特别是在养殖业方面提供了多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