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

盐城养殖对虾技术

2025-02-11 09:39:14 次浏览

盐城养殖对虾技术

一、养殖模式与关键时期管理

南美白对虾的主要养殖模式是露天土池。在多年的生产实践中,虾农出了“ ”危验期,即6月份(农历)、虾体长6cm、虾苗下塘60天。这三个时期是养殖过程中最容易出现问题的关键时期。

  1. 6月份(农历):这个时期正值夏季,极端天气较多,容易造成虾的应激反应。

  2. 虾体长6cm:这是幼虾向成虾过渡的阶段,虾的生理状态较为脆弱,容易引发各种疾病。

  3. 虾苗下塘60天:此时残饵积累较多,底质容易恶化,出现发黑或发臭的现象。

二、保证充足的溶氧

溶氧是南美白对虾露天土池养殖的第一关键要素。为了确保溶氧充足,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 增氧设备配置:采用水面增氧和底部增氧相结合的方法,每亩虾池配备功率 以上的增氧设备。

  2. 增氧机位置:在虾池四角或对角配置水车式增氧机,既能增氧,又能搅动池水,使其形成微流水。

  3. 微孔管增氧系统:在池底安装由罗茨鼓风机、控制阀门、主管道、支管道和曝气盘组成的微孔管增氧系统。

  4. 开机原则:灵活掌握传统的“三开两不开”原则,即阴天次日清晨开、晴天中午开、阴雨连绵天半夜尽早开;傍晚不开、阴天中午不开。在危险期可以实行一天24小时不间断开启增氧机。

  5. 应急措施:配置应急电 急救增氧药物,确保万无一失。

三、加强水质管理

每周检测一次虾池水质的溶氧、氨氮、亚硝酸盐和pH值等指标,并根据检测结果及时采取相应措施。具体措施包括:

  1. 微生物制剂:定期轮换使用EM菌、光合细菌、芽孢杆菌、乳酸菌等微生物制剂,维持有益菌群的优势,控制和解除池中有毒有害物质。

  2. 补水和施肥:通过适当补水和施肥,保持水质有一定的肥度,调节水中藻类组成,使绿藻或硅藻成为优势种群,并形成一定的数量。

  3. 避免大量换水:在“ ”危验期尽量不要大量频繁换水,做到不大排大灌,防止虾苗应激反应,尤其是在发病或将要发病期间,要保持水质相对稳定。

四、防范应激反应

南美白对虾的应激反应是万病之源,特别是在“ ”危验期,遇到极端天气、水质及底质变化或恶化、使用刺激性消毒剂或药物、营养失衡和机械损伤及惊吓等情况,都可能引起应激反应。为此,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 关注天气预报:针对各种情况加以防范,持续高温、强降雨等恶劣天气提前泼洒防应激药物。

  2. 调节水温:高温期间尽量使池塘达到最高水位,以调节水温和降低重金属、氨氮、亚硝酸盐等有害物质的危害。

  3. 投喂优质饲料:在“ ”危验期投喂优质新鲜、适口、营养均衡的饲料,尽量不要调换饲料品种,并及时清除残饵,减少污染。

  4. 保持水位稳定:蜕壳前后保持水位稳定,一般不换水、加水,尽量保持安静。

五、重视病害防控

贯彻“以防为主、防重于治”的方针,尽量控制不发病或少发病。具体措施包括:

  1. 防患于未然:一旦发现虾有异常,应立即停喂饵料或减料,有针对性地进行换水、培水、增氧等措施,可使用安全抗菌药物(如大蒜素)及中药制剂拌饵投喂。

  2. 专业诊断:对发病虾塘请专业技术人员进行诊断,对症治疗,可选用刺激性小的药物进行必要的治疗,防止病急乱投医,滥用药物或随意增加剂量,杜绝使用违禁药品。

六、冬季养殖注意事项

  1. 池塘维护:冬季进行干塘处理时,需将水排干,晒塘20天以上,使池塘底泥的裂缝宽度达到2-3cm或以上,深度
养殖发发网
山东宽体水蛭养殖技术规程 养殖水蛭排水方法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