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地胡子鲶的养殖方法
革胡子鲶鱼养殖方法
革胡子鲶鱼是一种常见的淡水鱼类,养殖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池塘条件池塘面积以3-5亩为宜,水深保持在 米。要求进、排水方便,池堤坚固,防漏保水,底部平坦,年终能干池抓鱼。
二、鱼种规格小苗需要在小池中经过短时间强化至体长十厘米左右,在五、六月份放养,规格力求一致。
三、饵料充足饵料充足可以减少鱼类互相残食。养殖初期以鱼粉、细糠、豆饼等混合饵料为主,日投饵量约为鱼总量的5-10%,每日分三次投饵(即上午、中午及晚上)。随着鱼体长大,日投饵量的比例逐步减少,日投饵量可改为二次。除投混合饵料外,多投一些青饵料如漂萍等,还可适当施一些猪粪。
四、防逃工作革胡子鲶抢水能力较强,进、排水口要有拦鱼挡网设施,防止鱼逃逸。水源为地下井水,并经过一定的流程。
五、鱼池消毒用生石灰200kg对鱼池进行消毒,三天后注入1m深的井水(浅水有利提温)。同时施鸡粪500kg。苗种投放一周后,经过试水投放胡子鲶苗种,选用规格统一,外表光滑饱满的,入池前对鱼体进行消毒。
六、饲养管理苗种入池后的前半个月,投喂猪血和绞碎的鱼肉酱,以后用野杂鱼,畜禽下脚料和颗粒饲料进行混合投喂。每天投饲2次,每次投饲量占鱼体重的5~10%,并视天气、水质、鱼的摄食情况有所增减。每天要坚持巡塘,并做好记录。
七、鱼病防治由于鱼种放养密度大,必须做好鱼病的防治工作。饲养期间,每半个月泼洒一次生石灰水以调节水质。在投喂动物下脚料时,结合败血宁进行投喂。在7月中旬,有一少部分鱼患白皮病,用氯杀宁进行全池泼洒,连用3天,效果良好。以后未发生其它鱼病。
胡子鲶养殖的技术要点
胡子鲶是一种淡水鱼类,一般生活在各种江河湖泊中,晚上出来觅食。养殖胡子鲶的技术要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鱼池建设1. 选址:鱼池的选址应选择有水源保证、水质好、排灌水方便的地方。最好选择在房前屋后,便于日常管理,同时应尽量临近果园或种植的作物,充分发挥诱虫灯的作用。
建池:可根据地形选择下挖式建池或在地面上建池。下挖式建池利于水温的稳定,冬季保温,利于鱼类的生长,但要有有效的排水条件。地面上建池做法是在地面用砖砌起高约 米的池体。
排水口:鱼池要设有上、下排水口。上排水口设在离池壁上沿约25一30厘米处,用于预防雨季池水漫项,塘角鱼随水而逃;下排水口用于日常换水及放水捉鱼。
池体结构:池体以砖体结构为佳,池壁、池底用水泥沙浆抹平滑,不漏水。注水深为 米左右,池底放一定数量的瓦筒、瓦坛等作人工洞穴,供塘角鱼栖息。
二、鱼苗放养放养的鱼苗应无伤、无病、体健活泼。鱼种规格应在3厘米以上,要尽量一致,以免互相残杀。在日常管理工作上,病害预防工作尤为重要,必须在鱼苗投放时,做好鱼体消毒。放苗前可将少量池水放入一容器中,把几条鱼苗放入试养;若鱼苗一天内生活正常,则可向鱼池中投放鱼苗。放养时间在晴天为宜,每平方米可放体长3—5厘米的鱼苗50-100尾。
三、水质管理1. 培肥:在鱼池消毒完毕后,约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