蝎子养殖野外
1:室外蝎子养殖技术室外养殖蝎子是一种较为常见的养殖方式,特别是在一些野生蝎子较多的地区。养殖蝎子不仅可以满足市场需求,还能带来一定的经济收益。以下是一些关于室外蝎子养殖技术的关键点:
蝎子的生活习性:蝎子一般在4月中下旬即惊蛰以后出蛰,11月上旬便开始慢慢入蛰冬眠,全年活动时间有6个月左右。在一天当中,蝎子多在日落后晚8时至11时出来活动,到翌日凌晨2~3点钟便回窝栖息。这种活动规律一般是在温暖无风、地面干燥的夜晚,而在有风天气则很少出来活动。
养殖环境的建设:野外蝎子养殖怎么建窝,蝎子窝的做法多种多样,可根据条件因地制宜、灵活多变地进行制作。但无论采用哪种方法制作,都要设法在其内部为蝎子创造一个便于生活的安静舒适环境。无论采用哪种方法建造蝎窝,所使用的砖和瓦都必须是新的,旧砖、旧瓦或在室外堆积时间较长的砖瓦,不容易受污染而带有致病菌等,在使用前不必要经过洗涤和消毒。
饲料的提供:蝎子属肉食性动物,以各种节肢动物为食,如蟋蟀、蚂蚱、土元、蚯蚓、黄粉虫(面包虫)等,但人工蝎子养殖一般用黄粉虫,黄粉虫价格便宜,一般在10元左右1公斤。饲料一般在天黑之前1个小时投放,投喂的次数根据天气确定,如28-39每天投喂一次;20以下不喂饲料。投喂时直接把饲料均匀撒在蝎池的蛋托上或者蝎池内即可。
2:野生蝎子养殖的温度和湿度要求蝎子是变温动物,其一切生命活动都依赖于外界环境的温度变化。不同地区的蝎子对温度的要求也不一样,一般最适合蝎子生长的温度在28℃-32℃,在这个范围内,蝎子外出活动频繁,摄食多,幼蝎进入发育高峰,生长快,体质强壮,成活率高。成蝎很快进入繁殖期。如果野生蝎子长期生长在最适温度范围,则可以大大缩短其生命周期,提早性成熟。
湿度也是影响蝎子生长发育的重要因素之一。蝎子生长一般最适宜的湿度一般在40%-60%,但是不同阶段的蝎子对湿度的要求也有所差异。湿度会影响蝎子体内的水分和新陈代谢,从而影响蝎子的生长发育和健康。同时湿度过大后容易使环境中的真菌和寄生虫大量繁殖,蝎子会受到这些真菌和寄生虫的侵害。太湿蝎子也容易得关节炎。像南方雷雨天气比较多,湿度比较大,这种情况需要安装除湿机,来控制室内湿度。
3:野生蝎子养殖的密度和饲养管理野生蝎子性情凶悍,人工高密度混养会激化其种内竞争,造成大吃小、强吃弱的相互残杀现象。所以一定要控制好密度,一般建议控制在2000-3000只/立方米。蝎子怕强光喜阴暗,蝎场应建在背风向阳、采光面大、排水良好、清洁安静的地方,同时避开有可能施用剧毒农药的地方,切忌在家禽、鸟类、壁虎、晰蝎、青蛙、老鼠等天敌出没的地方养蝎。
保持适当温度:温度低于15时,蝎子会处于冬眠状态,停止或放慢生长;当温度高于40时,蝎子拼命外窜,以至死亡。因此,应当把温度保持在25~30为蝎子生长发育的最佳温度。控制好湿度:蝎子喜好干燥的环境,怕潮湿。最佳的空气相对湿度为45%~50%。沙土不宜过于潮湿,否则蝎子会生粉螨虫病,导致死亡。供足饮水:每天可用海绵吸足清水或冷水放入蝎池中。每隔3天~5天可在蝎子饮水中加入一种抗菌素类药物(土霉素、磺胺等),每片药对4千克左右冷开水,调匀后吸到海绵上,放入蝎池即可。
养殖蝎子需要注意的问题有很多,包括温度、湿度、密度、饲料等各个方面。只有做好这些细节工作,才能确保蝎子健康成长,提高养殖效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