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

包头市奶牛养殖政策

2025-02-15 10:14:51 次浏览

包头市奶牛养殖政策

2023年,包头市在国家和自治区奶业振兴政策的推动下,奶业产业链各环节的市场主体主动适应市场,开拓创新,奶牛存栏数量稳定增加,牛奶产量稳步增长,奶牛养殖效益持续提升,奶产业发展总体呈现良性发展态势。

奶产业基本情况

包头市奶牛存栏量达11万头,其中良种奶牛 万头、西门塔尔牛 万头,较2018年增加了 万头。2022年奶类总产量为44万吨,预计2023年将达到49万吨。全市运行奶站33个,备案奶牛规模养殖场68个,运行乳品加工企业5个。

主要工作成效

  1. 积极争取奶业振兴相关项目并抓好落实:2020-2022年,包头市争取到上级奶业振兴项目资金约 亿元,主要涉及饲草料收储、高产苜蓿种植、奶牛性控冻精补贴、进口奶牛补贴、中小牧场改造升级、民族奶食品加工试点、新建3000头以上规模奶牛场补贴等内容。各项补贴政策的落实为包头市奶产业的健康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

  2. 鼓励和支持建设大型标准规模化奶牛牧场:积极推动伊利与九原区久元牧场、蒙牛与土右旗明泉和九原区亨源合作。目前,久元牧场已建成存栏4000头规模养殖场;明泉5000头牧场建设已开工建设,预计2023年底前建成;亨源3000头牧场预计2023年上半年完成建设,达到设计规模。

  3. 积极推行奶牛规模牧场标准化生产:通过中小型牧场升级改造项目,完善了67个100头以上奶牛规模养殖场的设施设备,基本实现标准化生产,达到品种良种化、养殖设施化、生产规范化、防疫制度化、粪污资源化。

财政补贴政策

为了加快包头市奶业振兴,促进农牧业高质量发展,包头市投入专项资金720万元,对首家新建存栏达到3000头的奶牛养殖场给予补贴,重点用于支持养殖场“三通一平”、粪污处理、设备购置等基础设施建设。通过对新建规模养殖场进行补贴,充分调动了养殖场建设的积极性,缓解了养殖场在基础设施建设和生产经营中遇到的资金短缺问题,为推进奶牛养殖场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基础。

自治区相关政策

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发布了《推进奶业振兴若干政策措施》,旨在确保自治区2025年奶畜存栏达到350万头、奶类产量达到1000万吨目标。具体措施包括:

  1. 加大种养结合支持力度:积极扶持奶畜养殖场种植和收储青贮玉米、苜蓿等饲草料。对集中连片种植优质苜蓿500亩以上,具备节水灌溉和机械化收储条件,并与区内奶畜养殖场户建立购销合同的种植户、种养结合户以及种植企业,按照每亩600元标准给予补贴。

  2. 提高奶畜养殖设施装备补贴标准:加大农机补贴目录调整力度,将奶畜养殖场购置全混合日粮(TMR)设备以及其他养殖、饲草料收获加工储备机械、粪污处理装备机具等全程机具纳入农机购置补贴目录范围,实行敞开补贴政策。提高牧区奶畜家庭牧场、奶农合作社购置牧业机具补贴标准,在中央财政补贴30%的基础上,提高到50%。将牧区挤奶机械和青贮收获机具单机最高补贴额度提高到20万元。

  3. 加强种源基地建设:加快核心育种场建设,支持育种企业种公牛站与种母牛场开展联合育种,提高育种水平。对奶牛养殖场户使用优质性控冻精给予补贴,加快母牛繁育速度,促进奶牛扩群增量,补贴方式“先增后补”,即“见性控冻精细管、见犊牛、见养殖场户、见养殖档案”后,每头能繁母牛每年补贴120元。对奶牛养殖场户、奶农养殖合作社进口的良种母牛进行补贴,补贴方式“先见后补”,即“见进口牛、见进口手续、见进口牛系谱档案、见购买人”等“四见”后给予补贴,每头进口良种母牛补贴500

养殖发发网
海洋养殖国家有补贴吗 石家庄奶牛养殖户补贴政策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