忻州精准扶贫牛养殖政策
忻州精准扶贫牛养殖政策
背景介绍
忻州市位于山西省北部,近年来,为了推动当地经济发展和帮助贫困户脱贫,忻州市政府出台了一系列精准扶贫政策,其中肉牛养殖成为了一项重要的扶贫产业。通过政策扶持和技术指导,许多贫困户通过肉牛养殖实现了稳定增收。
养殖基地建设支持:
- 鼓励规模养殖,对养殖规模达到一定标准的企业给予一次性奖补。例如,养殖规模达到1000头以上、协议带动20户以上农户每户新增肉牛10头以上的养殖企业,给予一次性奖补20万元;养殖规模达到3000头以上、协议带动30户以上农户每户新增肉牛30头以上的养殖企业,给予一次性奖补100万元。
饲草生产供应支持:
- 支持优质饲草连片种植、农作物秸秆饲料化、草山草坡开发利用。对以一年两季、粮草轮作等种植方式进行示范引领的经营主体,给予补贴;对形成固定利益联结机制,能够为市域内养殖户年提供干草1万吨或青(黄)贮2万吨的秸秆饲草收储主体,给予一次性奖补。
肉牛良种生产支持:
- 鼓励使用优良品种肉牛冻精改良本地母牛。企业每冷配一头母牛,市财政给予奖补。
肉牛精深加工支持:
- 鼓励建设肉牛屠宰加工生产线。对新建年加工屠宰肉牛1万头的生产线、总投资在1500万元以上的企业,给予一次性奖补;对改扩建肉牛屠宰企业,当年屠宰量达到3000头以上的,给予一次性奖补。
肉牛品牌打造支持:
- 扶持肉牛区域公用品牌、企业品牌、产品品牌发展。对新获得国家级、省级功能农产品品牌认定的主体,给予一次性奖补;对新入选农业品牌精品培育名单和中国农业品牌目录的主体,给予一次性奖补。
营销主体建设支持:
- 培育牛产业经纪人队伍,对年销量5000头以上同时销售额在5000万元以上的销售主体,给予一次性奖补。
交易市场建设支持:
- 支持建设忻州华北肉牛活畜交易市场,进一步拓宽肉牛销售渠道。
实施效果通过这些政策的实施,忻州市的肉牛养殖产业得到了快速发展,许多贫困户通过参与肉牛养殖实现了脱贫目标。例如,河曲县刘家塔镇董家庄村的党支部书记田吉云创办了河曲县旭泰养殖场,专门从事肉牛养殖业,并主动承担了刘家塔镇484户1047名贫困人口的产业增收任务。通过产业扶贫资金的支持,养殖场规模不断扩大,贫困群众也得到了实实在在的收益。
忻州市的精准扶贫牛养殖政策通过多方面的扶持措施,有效推动了当地肉牛养殖产业的发展,帮助了许多贫困户实现稳定增收和脱贫目标。这些政策的实施不仅提升了肉牛养殖的产业化水平,还促进了农业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为乡村振兴奠定了坚实基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