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

国家农村养殖区政策有哪些

2025-02-13 10:51:09 次浏览

国家农村养殖区政策概述

以下是关于国家农村养殖区政策的详细信息:

用地政策对于养殖生产及其直接关联的畜禽粪污处理、检验检疫、清洗消毒、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等养殖设施用地,可以使用一般耕地,不需占补平衡。新建畜禽养殖设施不得使用永久基本农田。依法依规办理使用林地手续。允许养殖设施建设多层建筑。具体情况需要咨询当地自然资源部门。

环保政策对年出栏5000头以下的生猪养殖项目实行备案管理,对年出栏5000头及以上和涉及环境敏感区的生猪养殖项目按规定实行审批。其他畜禽品种和详细情况需要咨询当地环保部门。

贷款政策省农业信贷融资担保有限公司将为符合担保条件的畜禽规模养殖场(户)和屠宰加工企业提供信贷担保服务,降低担保费用,确保政策性农担业务贷款主体实际负担的担保费率不超过 %。土地经营权、养殖圈舍、大型养殖机械抵押贷款,生猪、牛羊等畜禽活体抵押贷款业务正在试点开展,具体需要咨询当地金融部门。

良种补贴政策2021年,中央财政资金在安徽省实施生猪良种补贴项目,对使用良种精液开展人工授精的能繁母猪养殖场(户)进行适当补助。2022年的良种补贴项目情况需要咨询当地农业农村部门。

资源化利用政策2021年,国家和省里实施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整县推进项目、有机肥推广项目,有关资金已经下拨到有关县(市、区),由各地组织实施。后期情况需要咨询当地农业农村部门。

其他政策能繁母猪、育肥猪、奶牛等畜种的养殖场户可根据自身情况自愿参加政策性保险。畜禽规模养殖、畜禽产品初加工等可享受用水、用电优惠扶持政策。上述政策可能会有所调整。

补贴政策1. 能繁母猪饲养补贴:每头补助50元。

  1. 生猪保险补贴:饲养优质能繁母猪每头每年交保费60元,其中财政每头承担48元、养殖户承担12元,保额为1000元;饲养商品猪每头每年交保费10元,其中财政每头承担7元、养殖户承担3元,保额为400元。

  2. 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小区)建设补贴:根据不同年出栏数量,养殖场(小区)可获得不同金额的补助,具体如下:

    • 年出栏300-499头,每个场平均补助10万元 - 年出栏500-999头,每个场平均补助25万元 - 年出栏1000-1999头,每个场平均补助50万元 - 年出栏2000-2999头,每个场平均补助70万元 - 年出栏3000头以上,每个场平均补助80万元4. 人工授精液补贴:每窝补助20元,目前只限于达县试点。
  3. 疫苗补贴:对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等一类疫病的疫苗实行补贴。

扶持政策1. 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和龙头企业发展:加快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开展示范社建设行动。加强合作社人员培训,各级财政给予经费支持。

  1. 推进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加快农村社会事业发展。建立稳定的农村文化投入保障机制,尽快形成完备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2. 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农民工技能培训。有条件的地方可将失去工作的农民工纳入相关就业政策支持范围。保障返乡农民工的合法土地承包权益,对生活无着的返乡农民工要提供临时救助或纳入农村低保。

  3. 推进农村综合改革:继续推进乡镇机构改革。推进“乡财县管”改革,加强县乡财政对涉农资金的监管。

  4. 增强县域经济发展活力:调整财政收入分配格局,增加对县乡财政的一般性转移支付,逐步提高县级财政在省以下财力分配中的比重,探索建立县乡财政基本财力保障制度。

  5. 积极开拓农村市场:支持流通企业与生产企业合作建立区域性农村商品采购联盟,用现代流通方式建设和改造农村日用消费品流通网络,扩大“农家店”覆盖范围,重点提高配送率和统一结算率,改善农村消费环境。

7

养殖发发网
水龟养殖政策规定 在农村怎样搞养殖业补贴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