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海推进农村养殖业政策
北海推进农村养殖业政策
北海市在推进农村养殖业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涵盖了生猪、家禽、牛羊等多个领域。以下是相关政策的详细介绍:
设施农业发展政策
北海市通过实施创新激励政策,促进了设施农业的发展。2020—2021年,市、县(区)财政安排资金,对符合标准的果蔬大棚给予奖励扶持,全市果蔬设施大棚面积三年翻了一番。北海市还制定了全市及各县区《调整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工作方案(2022—2025年)》,印发实施了促进农村土地经营权有序规范流转、发展大棚果蔬产业、促进乡村产业发展等文件,为设施农业发展提供了政策指引。
牛羊产业发展政策
北海市出台了支持新建(扩建)牛羊(奶水牛)生态养殖示范场的政策。根据《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牛羊产业高质量发展助推乡村振兴的意见》(桂政办发〔2020〕110号)、《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广西支持水牛奶业发展若干措施的通知》(桂政办发〔2022〕16号)、《自治区农业农村厅关于2022年支持牛羊产业发展若干政策措施的通知》(桂农厅发〔2022〕34号),对符合条件的养殖场户提供资金奖励。具体政策如下:
事项名称:北海市支持新建(扩建)牛羊(奶水牛)生态养殖示范场政策2. 申报对象:符合条件的养殖场户3. 受惠内容:以社会资本投资为主,当年新建(扩建)的肉牛肉羊(奶水牛)生态养殖示范场,按照不超过基础设施投资总额的30%、最高不超过1000万元予以一次性奖励4. 受理条件:社会资本投资为主,当年新建(扩建)的肉牛肉羊(奶水牛)生态养殖示范场;符合条件的养殖场户5. 受理流程:
建设登记:申报业主按照有关规定办理相应用地备案、环评等手续后,制定建设方案,填报申请表,向县级农业农村部门提出建设申请。
验收申请:养殖场建成后,由第三方审计公司出具项目资金专项审计报告和项目竣工结算审核报告,向县级农业农村部门提出验收申请。
现场验收:县级农业农村部门审核申请材料,组织市、县两级专家现场验收。验收通过后,公示无异议,将验收结果上报市级农业农村部门。
畜牧业发展政策
北海市通过多项措施推动现代畜牧业健康稳定发展。例如,深入开展标准化养殖建设,宣传落实生猪调出大县、高架网床环保猪舍、牛羊产业发展等畜牧业扶持政策,以大型养殖项目为抓手,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北海市还加强了重大动物疫病防控,积极推进兽医社会化服务工作,助力畜牧养殖稳定保供。
生猪产能调控政策
北海市制定了《生猪产能调控实施方案(暂行)》,将能繁母猪存栏量和规模猪场(户)保有量等指标任务下达到各县(区),进一步稳定生猪生产、保障市场供应。2022年,北海市2家规模猪场作为广西首批国家级生猪产能调控基地正式挂牌,能繁母猪存栏量和规模猪场数量总体稳定,生猪生产稳定。
阳光助残基地政策
北海市还设立了“阳光助残基地”,旨在帮助残疾人参与养殖业,提高其生活水平。例如,北海市海城区源鑫家禽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成为了2022年海城区“阳光助残基地”。
北海市通过一系列政策措施积极推动农村养殖业的发展,涵盖了设施农业、牛羊产业、畜牧业以及残疾人养殖业等多个方面。这些政策的实施不仅促进了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优化,还为当地农民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和发展空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