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产业用地政策规定最新
养殖产业用地政策规定最新
政策变化及现状
根据最新的政策规定,养殖项目在用地方面有了显著的变化。2024年8月的最新政策规定:
严禁新增占用永久基本农田:自然资源部、农业农村部和国家林草局印发的《关于严格耕地用途管制有关问题的通知》(自然资发〔2021〕166号)明确指出,严禁新增占用永久基本农田建设畜禽养殖设施、水产养殖设施和破坏耕作层的种植业设施。这一政策彻底堵住了之前允许少量占用并补划的口子。
严格控制使用一般耕地:对于新增的养殖项目,使用一般耕地也受到了严格的控制。任何需要使用一般耕地的养殖项目,都必须经过批准,并符合相关标准。这与之前的政策相比,增加了更多的审批环节和标准要求。
落实“进出平衡”:对于占用耕地的养殖项目,必须落实“进出平衡”。这意味着占用多少耕地,就必须补划多少耕地。具体的实施细则由县级政府负责制定和执行。
上图入库管理:根据《自然资源部办公厅关于设施农业用地上图入库有关事项的通知》,所有设施农业用地都需要通过“设施农业用地监管系统”上图入库。只有经过备案和上图入库的养殖项目,才能被认可和保护。
支持措施及优惠政策
尽管政策对养殖用地的管理趋严,但国家仍然出台了多项支持措施和优惠政策,以促进养殖业的健康发展:
贷款贴息补助:对于年出栏500头以上的生猪养殖户,可以享受贷款贴息补助。这项政策旨在减轻养殖户的资金压力,帮助他们恢复和扩大生产。
优化设施用地范围:调整优化规模畜禽养殖设施用地范围,适当放宽畜禽养殖附属设施用地比例,允许养殖设施建设多层建筑。这有助于提高土地利用率,减少对耕地的占用。
动物疫病防控:加强人畜共患病监测、预警和防控。支持兽医系统实验室建设改造,提升生物安全水平。这有助于降低疫病风险,保障养殖业的稳定发展。
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各县(市、区)财政按上年补助额度的50%提前拨付2019年度病死猪无害化处理补助资金。这有助于减少环境污染,提升公共卫生水平。
特种养殖整改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特种养殖行业面临较大的整改压力。市场监管总局、农业农村部、国家林草局发布的《关于禁止野生动物交易公告》表明,特种养殖行业在未来可能会受到更严格的规范和管理。对于这类养殖户来说,转型和调整是必要的,以避免政策风险带来的损失。
总体来看,最新的养殖产业用地政策规定在保护耕地和促进养殖业健康发展之间取得了平衡。虽然政策对用地的管理趋严,但也提供了多项支持措施和优惠政策,以帮助养殖户应对挑战,实现可持续发展。养殖户在规划和建设养殖项目时,应密切关注相关政策的变化,并严格遵守相关规定,以确保项目的合法性和可持续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