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陶区畜牧养殖政策
定陶区畜牧养殖政策
定陶区作为山东省菏泽市的一个重要区域,近年来在畜牧养殖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政策和措施,旨在促进畜牧业的健康发展,同时解决环境污染等问题。
规模标准化生产模式政策及效益分析
定陶区鼓励和支持规模标准化生产模式。这种模式主要适用于存栏量5万至10万只的蛋鸡养殖场,采用4层H型鸡笼,实现了自动上料、自动上水、自动捡蛋、自动出粪等操作规程。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大大减少劳动力,降低饲养成本,提高养殖效益。据调查统计,采用规模标准化生产模式饲养,每饲养一只蛋鸡可增加养殖经济效益 至 元。这种模式还有助于控制鸡舍内的环境条件,有效预防各种疾病的发生,更好地开展标准化生产。
规模标准化生产模式也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是生产前期投资大,需求资金多,对于资金不足的养殖场户,初期发展困难较大。
林下散养养殖模式政策及效益分析
林下散养养殖模式主要以林下散养为主,养殖规模较小,鸡舍建设标准较低,主要集中在林下养殖。这种模式的前期投资小,费用低,与标准化立体养殖相比,每养殖一只鸡可节省固定资产费用 至3元。但由于饲喂、捡蛋、出粪全部靠人工完成,所需劳动力较多,工作效率低下,标准化程度低,也不利于疫病防控工作的开展。
根据上级“退林还田”的政策要求,林下散养这一模式将逐渐被淘汰,规模标准化生产模式将是未来的发展趋势。
畜禽养殖污染防治政策
为了深入推进畜禽养殖废弃物的综合利用和无害化处理,有效防治养殖污染,保护和改善环境,促进畜牧业持续健康发展,定陶区根据国家和地方的相关政策,制定并实施了一系列措施。例如,《畜禽规模养殖污染防治条例》规定了畜禽养殖场、养殖小区的养殖污染防治要求。国家还相继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的意见》、《关于促进畜禽粪污还田利用依法加强养殖污染治理的指导意见》、《进一步明确畜禽粪污还田利用要求强化养殖污染监管的通知》等文件,推进全国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及粪污资源化工作,促进绿色种养、循环农业发展。
定陶区根据生态环境部、农业农村部《畜禽养殖污染防治规划编制指南(试行)》要求,编制了《菏泽市定陶区畜禽养殖污染防治规划(2022-2025年)》,现已通过专家评审并实施。
总体来看,定陶区在畜牧养殖方面的政策主要集中在推动规模标准化生产模式的发展,同时逐步淘汰林下散养养殖模式。区政府还非常重视畜禽养殖污染防治问题,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推进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理,以保护环境,促进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