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

养殖新环保政策解读书

2025-02-10 10:37:27 次浏览

养殖新环保政策解读

1. 污染治理要求

在养殖过程中,动物粪便、尿液等会产生大量的污染物质。因此,污染物排放控制是必要的。饲料是影响动物排泄物质量的关键因素之一。为了减少粪便和尿液对环境造成的影响,应合理选择饲料种类和配比,并且不得滥用添加剂。环境监测也是必不可少的,为了及时发现和解决污染问题,要求建立科学的监测系统,并定期进行检测和评估。

2. 养殖场建设要求

在选址和规划建设时,应考虑环境保护和生态平衡的因素,避免对周边环境造成影响。建立科学的养殖设施,包括动物舍、饮水设备、饲料储存、废弃物处理等,以减少对环境的影响。同时,要求养殖场建立科学的管理制度,包括动物疫病防控、废弃物处理等方面的管理。

3. 养殖过程中的环保要求

在养殖过程中,应合理利用水资源,并且采取措施减少排放污水。废弃物应按照不同种类进行分类,并采取相应的处理方式。养殖过程中会产生大量氨气等有害气体,为了减少这些气体对环境造成的影响,可以采取通风换气等措施进行处理。

养猪场环保标准

1. 土地选址

养猪场应远离工厂、污染源、居民区和交通干线,周边环境应无污染、无异味。场址的选择对猪场生产的影响至关重要,主要应考虑以下几方面:

  • 隔离灰尘、气味、噪音,猪场应设在居民区下风向,距离在300~500米以上,距交通主干线不少于100~200米,而且选择地点有足够的拓展空间。

  • 猪舍应坐北朝南,根据地势、纬度不同也可以有一定的偏斜,以利冬季向阳采暖、夏季迎风凉爽。

  • 最好将猪场建在电网供电稳定的地区,并自备小型发电机,以防不测。

  • 场址应选择在地势较高、地形开阔、通风良好的地方,同时要远离居民区和医疗机构、屠宰场等场所,最好只设一个进出通道。

2. 粪污处理

粪污处理是养猪场环保的重要环节。1000头猪场的粪污量很大,如果不能对其进行及时有效的处理,将会污染周围环境,造成生态不平衡。因此,场址的选择应该考虑远离饮用水源,同时为污水处理留出空间。粪便处理可以结合鱼塘养殖、果蔬种植及其他农作物的生产等进行,变废为宝。还可以将粪便干燥后作为肥料出售。

3. 环境温度

猪是恒温动物,体温为 ~ ℃。由于猪的汗腺不发达,皮下脂肪厚,热量散发困难,导致猪的耐热性很差。温度过高会降低猪的采食量,增重缓慢,舍内细菌滋生,影响环境卫生,种猪繁殖力下降,猪群发病率升高。因此,猪舍温度的调控非常重要,猪舍温度的高低主要取决于舍内热的和散失程度。

新建养殖场需要办理的证件及流程

1. 环评手续

到环保局办理,环保部门会有人员下来考察,只要排污合格的养殖场就可以。

2. 规划意见

养殖场设计好建设图纸,然后到规划局审核。

3. 立案备案手续

到发改委办理,最好跟村委会的一起去,否则往往都不知道在哪里。

4. 动物防疫条件合格证

在畜牧局办理,一般防疫到位的养殖场都可以拿到手。

5. 养殖场备案登记手续

到畜牧局办理,这个很简单,登记一下就可以了。

6. 生产经营许可证

先让村委会证明,然后到畜牧局,畜牧局审核过后,直接到工商局办理。

7. 野生动物驯养繁殖许可证

取得生产经营许可证后,到畜牧局办理检疫证,然后到林业局办理。

8. 其他注意事项

在申请流程中,最需要注意的是备案和环保证明及动物防疫条件合格证明,养猪场被查往往是在这项证明上存在不全或者缺失,造成养猪场日后的隐患。

环保法对养殖业的规定

1. 距离要求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对养殖场(养猪等)与住宅区的最小距离没有明确的限制与

养殖发发网
丰都肉牛养殖新政策 海南农田养殖最新政策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