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家禽养殖新政策
农村家禽养殖新政策
生产许可与质量管理法规
生产许可管理:
根据《家禽养殖业生产许可管理办法》,家禽养殖场必须取得生产许可证才能从事家禽养殖活动。
生产许可证的发放条件包括场址符合要求、设施设备齐全、技术人员配备适当、饲料质量安全、环境管理规范等。
生产许可证的有效期为三年,到期后需重新申请。
质量安全管理:
《家禽养殖业质量安全管理规范》要求养殖场建立质量安全管理体系,制定质量安全标准和程序。
规范对家禽养殖、饲料管理、兽药使用、屠宰加工等环节的质量安全进行监管。
家禽养殖场应建立追溯体系,实现产品从农田到餐桌的可追溯。
疫情防控管理:
《家禽养殖业重大动物疫病防控管理办法》规定,养殖场应建立动物疫病防控体系,制定应急预案。
规范对家禽疫病的监测、诊断、报告和处置。
要求养殖场落实动物禁区、消毒措施等防控措施。
养殖用地政策
用地管理:
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农民和畜牧业合作经济组织按照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兴办规模化畜禽养殖所需用地按农用地管理,作为农业生产结构调整用地,不需办理农用地转用审批手续。
其他企业和个人兴办或与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农民和畜牧业合作经济组织联合兴办规模化畜禽养殖所需用地,实行分类管理。
畜禽舍等生产设施及绿化隔离带用地,按照农用地管理,不需办理农用地转用审批手续。
管理和生活用房、疫病防控设施、饲料储藏用房、硬化道路等附属设施,属于永久性建(构)筑物,其用地比照农村集体建设用地管理,需依法办理农用地转用审批手续。
申请养殖用地:
根据《土地管理法》的相关规定,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由本集体经济组织的成员承包经营,从事种植业、林业、畜牧业、渔业生产。
养殖用地审批需要由城市、县人民政府城乡规划主管部门核发乡村建设规划许可证。
具体审批时间需要根据不同的情况决定。
补贴与扶持政策
财政补贴:
对新建和改扩建家禽养殖场、规模化养殖项目、种禽场建设等给予财政补贴。
提高补贴力度,降低养殖户的经营成本。
技术支持:
加强家禽育种技术、饲养技术、疾病防控技术的研究与推广。
支持产业链协同创新,促进饲料加工、屠宰加工、冷链物流等相关产业的发展。
推广使用数字化技术,提高家禽养殖生产管理效率。
市场监管:
加强家禽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制定和完善家禽养殖相关标准。
推动家禽养殖场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减少环境污染。
动物福利政策
提高家禽生存环境质量:
要求提供充足的食物、水和活动空间。
保障家禽产品的安全和环境友好。
产业技术创新
鼓励自主研发和应用:
鼓励家禽育种技术、饲料营养技术、疾病防控技术等的研发和应用。
支持产业链协同创新,促进饲料加工、屠宰加工、冷链物流等相关产业的发展。
推广使用数字化技术,提高家禽养殖生产管理效率。
农村家禽养殖的新政策主要集中在生产许可与质量管理、养殖用地政策、补贴与扶持政策、动物福利政策以及产业技术创新等方面。这些政策旨在推动家禽养殖产业的健康发展,提升产业的整体竞争力和产品质量,同时保障动物福利和环境保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