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禽畜养殖政策
广东省禽畜养殖政策概述
广东省在禽畜养殖方面有一系列的政策和规定,旨在促进养殖业的健康发展,同时保护环境和保障食品安全。以下是关于广东省禽畜养殖政策的详细信息。
养殖补贴政策
根据2020年广东省养殖补贴政策,农业部对生猪生产有详细的规划和发展方向。不同区域根据其资源环境条件和养殖需求,有不同的发展规划。
1. 核心养殖区包括河北、山东、河南、重庆、广西、四川、海南等地区。这些区域养殖总量大、调出量大,在满足本区域需求的同时,还要供应上海、江苏、浙江和广东等沿海省份。预计养殖总量年均增长1%左右,
2. 大城市及南方水网地区包括北京、天津、上海等大城市和江苏、浙江、福建、安徽、江西、湖北、湖南、广东等南方水网地区。这些区域受资源环境条件限制,生猪生产发展空间受限,未来区域养殖总量将保持稳定。
3. 潜力增长区主要包括东北4省(辽宁、吉林、黑龙江和内蒙古)和云南、贵州2省。这些区域发展环境好,增长潜力大,一批龙头企业在此建立了生产和加工基地,在满足本区域需求的同时可重点满足京津等大中城市供给。预计年均增长1%-2%,
补贴标准对于规模养殖场和农民合作社,如果证件齐全且存栏量在 万头至5万头之间,可以向畜牧局申报补助资金,补助资金额度在25万元至100万元之间。规模农业是中央一号文件的头号重要内容,国家对规模养殖将进一步加大扶持力度。
生态养殖政策
随着环境保护要求的不断提高,生态养殖成为未来养殖业发展的重要方向。畜禽养殖污染已经成为农业面源污染的重要,因此,兼顾生产生态两大目标,农牧结合、循环发展的生态养殖将成为重点发展对象。
1. 生态养殖补贴国家对环境问题越来越重视,对可持续发展、可循环的生态农业扶持力度很大,其中对生态养殖的扶持力度尤其大。
2. 用地、用水、用电政策优惠除直接补贴外,从事生态养殖的企业还可以享受国家在畜牧养殖的用地、用水、用电等方面不同程度的优惠政策,以节省投入成本。
特色养殖政策
特色养殖是指在当地养殖形成一定规模集群、成为一种地区特色的养殖。政府鼓励和支持特色养殖的发展,以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和农民收入的增加。
畜禽规模养殖污染防治政策
根据《茂名市畜禽养殖污染防治条例》,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应当统筹考虑生态环境保护与畜禽养殖业发展的需要,坚持科学规划、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促进畜牧业实现生产清洁化、废弃物资源化、产业模式生态化。
1. 资金投入市、区(县级市)人民政府负责组织本行政区域的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工作,加大资金投入,引导和支持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和废弃物综合利用。
2. 监督管理市、区(县级市)生态环境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畜禽养殖污染防治的统一监督管理。市、区(县级市)农业农村行政主管部门负责畜禽养殖废弃物综合利用的指导和服务,在职责范围内做好畜禽养殖污染防治相关工作。
3. 信息公开市、区(县级市)人民政府应当建立畜禽养殖污染防治数据库,实现信息共享。数据库应当向社会公开,便于公众查阅,接受社会监督。
4. 科技支持市、区(县级市)人民政府鼓励和支持畜禽养殖污染防治以及畜禽养殖废弃物综合利用和的科学技术研究和装备研发,支持先进适用技术的推广,促进畜禽养殖污染防治水平的提高。
广东省在禽畜养殖方面的政策涵盖了补贴、环保、特色养殖等多个方面,旨在推动养殖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养殖户和企业应当了解并充分利用这些政策,以获得更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