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农业厅生猪养殖政策
四川省农业厅生猪养殖政策
四川省农业厅在生猪养殖方面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旨在促进生猪产业的发展和恢复。以下是相关政策的详细介绍:
1. 引种补贴政策
四川省对于引进省外能繁母猪和仔猪的补贴政策进行了调整。具体如下:
补贴金额:引进省外能繁母猪符合《海南省2020年引进省外能繁母猪和仔猪补贴项目实施方案》条件的,每头补贴提高至1500元。
适用范围:各市县可以根据自身实际情况,适当提高引进省外能繁母猪和仔猪的补贴标准。
申请流程:2月25日以来引进省外能繁母猪、仔猪未申请补贴的企业,可以按方案要求申请补贴。
2. 养殖设施建设政策
为了解决养猪“用地难”的问题,四川省允许建设多层建筑用于养殖设施。这一政策不仅提高了土地利用效率,还促进了生猪生产的稳步恢复。例如,在四川眉山市 县将军镇李槽村,一栋7层的楼房养猪标准化示范场正在建设中,与相同存栏量的普通猪场相比,节约了70%的土地使用面积。
3. 生猪调出大县政策
四川省实施生猪调出大县政策,对符合条件的县给予一定的财政支持。这一政策旨在鼓励各县加大生猪生产和调出量,保障市场供应。
4. 良种补贴政策
为了提高生猪品种的质量,四川省实施良种补贴政策。具体补贴标准和申请流程可以参照相关文件。
5. 新增能繁母猪补贴政策
四川省鼓励养殖场(户)增加能繁母猪的数量,并提供相应的补贴。例如,预计一季度全县新增能繁母猪 万头。
6. 政策激励与服务
四川省通过落实各项扶持政策,积极争取和统筹资金,鼓励和支持改扩建生猪养殖场,扩大养殖规模。还提供靠前服务,帮助养殖场(户)加快生产节奏,及时补栏、适时出栏。
四川省农业厅在生猪养殖方面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包括引种补贴、养殖设施建设、生猪调出大县、良种补贴、新增能繁母猪补贴等,旨在促进生猪产业的发展和恢复。这些政策的实施不仅提高了生猪产量,还保障了市场供应和农民收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