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养殖鲟鱼条件要求标准
鲟鱼养殖条件和成本
鲟鱼是一种对水质环境有一定要求的鱼类,人工养殖鲟鱼需要满足以下几个条件:
水温鲟鱼对水温的适应能力较强,可以承受0°C到35°C的水温。人工养殖时,适宜的水温在20°C左右。在生产期和孵化期,水温应控制在19°C左右。冬季温度过低时,鲟鱼的食欲会下降,甚至停止进食,因此冬季应将水温控制在15°C左右。
溶氧量鲟鱼对溶氧量的要求较高,养殖水体中的溶氧量应保持在5mg以上。低于这个数值会影响鲟鱼的食欲,低于3mg时,鲟鱼会停止进食,并可能出现缺氧症状,导致移动缓慢、昏迷甚至死亡。
酸碱度(pH值)鲟鱼无法在长期偏酸性的水中生长,养殖水体的pH值应控制在 左右。偏碱的水体更适合鲟鱼生长,而偏酸性的水体会增加二氧化碳含量,导致溶氧量下降,影响鲟鱼生长。
光照鲟鱼对光照的需求会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而有所不同。垂直游泳时,鲟鱼对光照有一定的惧光性;进入底栖阶段后,普通光照不会对其生长造成影响。夏季高温环境下,太阳直射水面会提高水温,影响鲟鱼生长,因此夏季需要在养殖池上搭建遮阳棚。
水体透明度养殖时,为了保证鲟鱼的健康生长,水体透明度应保持在50cm左右,控制浮游生物及其他物质的数量,及时清理鲟鱼的粪便及残留饵料,以保证水质。鲟鱼成年后,透明度可降低至30cm左右。
成本养殖一条鲟鱼的成本大约在50元左右,利润空间较为可观。
鲟鱼的饲料投喂
鲟鱼是食肉鱼类,主要以水底生物、鱼虾等为食。在人工养殖条件下,可以投放小鱼虾、昆虫幼虫、养殖的饲料虫、蛆虫、蚯蚓等,也可以喂食人工配制的饲料。饲料投喂要求蛋白质含量在42%-45%,颗粒料在水中的稳定性要高,保持半小时以上。鱼种入箱后应停止投饵2-3天,以便鱼种适应环境,2-3天后开始投饵,刚开始投喂需少量多次,进行诱食。喂食的食物要干净。
人工养殖鲟鱼需要满足适宜的水温、溶氧量、酸碱度、光照和水体透明度等条件。合理的养殖条件和科学的饲料投喂方法可以确保鲟鱼的健康生长,从而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