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类海鲜养殖的注意事项
各类海鲜养殖的注意事项
1. 配制合适的人工海水在海鲜养殖过程中,配制合适的人工海水是非常重要的一步。当海鲜水产运抵目的地后,剔除那些死亡、严重受伤及患病的海鲜品,然后进行冲洗。冲洗方法可以是将海鲜品用淡水或1ppm的高锰酸钾溶液冲洗1分钟,或用 杀菌威消毒。如果使用城市中的自来水作为存养海鲜的水源,一定要经过曝晒或化学方法除氯后方可使用。经去氯后的水可以用深缩海水或固体海水素调配至所需要的盐度,即制成人工海水,便可用以存养海鲜品。
2. 保持充足的溶氧鱼类、虾、贝等均是用鳃呼吸水中的溶解氧。在存养期间,若发现浮头现象,说明水中缺氧。一般情况下,存养海鲜水中溶解氧含量应保持在5毫克/升以上,低于3毫克/升时,不适合鱼类生存。因此,改良水质、配置增氧装置、增加换水次数、减少存养的数量、增加光照时间、采用水循环系统、过滤暂养池(缸、箱)的水,都可以增加水中溶解氧的含量。
3. 控制适宜的水温水温是海鲜存养的重要因素之一。一般而言,海鲜适宜的水温范围为18℃-21℃,但不同种类的海鲜对水温的要求可能有所不同。例如,鲍鱼、象拔蚌等属于低温高盐品种,其适应温度为12℃-15℃。温度过高时,容易引发病害,造成损失;水温过低时,则会影响其存活率。因此,需要根据具体的海鲜种类来调节适宜的水温。
4. 科学投饲在存养过程中,暂养池中的水有时会变得浑浊不清,这可能是由于投喂的饲料过多,导致残饲浸渍在水中,细菌和病原菌繁殖,使水质变坏,产生腐臭味,并变成白色或灰白色。此时,应彻底将水全部更换,清池消毒,把存养的海鲜捞出用浓度为 的杀菌威消毒后,再放入新配制的水池(箱、缸)中,并酌量减少饲料或停止投喂。
5. 调节水的酸碱度水的酸碱度与各类海鲜的生存息息相关。调节水质的酸碱度常用的是磷酸二氢钠和碳酸氢钠。磷酸二氢钠可增大水的酸性,碳酸氢钠可增大水的碱性。在使用前,应将这两种药品分别溶解在纯水中,配成1:100的溶液使用。
6. 注意清理和管理在养殖过程中,需要勤检查、勤清理、勤观察。检查系统设备运行是否正常,充气是否足够,水流是否畅顺;清理养殖池塘的淤泥,防止有毒有害物质增加,造成水体污染;观察存养海鲜品是否有不正常的反应,水质状况是否保持良好。遇到问题时,应及时查明原因,并立即进行处理。
通过以上几点注意事项,可以有效地提高海鲜养殖的成功率和存活率,确保养殖的海鲜健康、安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