露台泥鳅生态养殖
露台泥鳅生态养殖
露台泥鳅生态养殖是一种利用城市或家庭露台空间进行泥鳅养殖的方式。这种方式不仅能够充分利用有限的空间,还能提供新鲜的水产品。以下是关于露台泥鳅生态养殖的一些详细信息。
泥鳅苗放养
选种:放养前需要进行选种,尽量挑选那些体质健壮、无病无伤且有活力的泥鳅苗。各池中泥鳅规格要大致相同。
消毒:泥鳅放养前必须进行消毒处理,可以使用2~4%的食盐水浸洗5~10分钟。
放养密度:每平方米水体放养泥鳅2~3斤左右。随着泥鳅的生长,池水深度可逐渐加深至 ~ 米。
饲养方法
饵料投喂:泥鳅鱼苗放养后15天内,主要以天然饵料为食,可适当补充鱼粉、豆饼及商品饵料。日投喂量占泥鳅体重的2%。待6月上中旬泥鳅长到5厘米以上时,改投鲤鱼全价配合饲料。投喂量应在泥鳅2小时内吃完为宜,并将饵料投放在食台附近。
水质调节:泥鳅养殖池的水质以黄绿色为好,透明度保持在20~25厘米之间,pH值控制在 左右。7~8月份水深应保持在80厘米以上,发现水色过浓时应及时换水,一般每10天换水1~2次,每次换水30~两厘米。
大棚管理
冬季及早春管理:在冬季及早春的晴天上午10点至下午3点取下塑料棚上的覆盖物,其余时间再把覆盖物盖上以保温。
夏季管理:夏季可取下大棚的塑料薄膜,在池中种植水花生等水生植物来遮阳。
秋季及晚春管理:秋季及晚春时,把塑料薄膜覆盖上,晚上把稻草席盖在薄膜上。
池塘条件
水源:池塘应靠近水源,以便定期注水。面积一般为200~400平方米,不宜过大,最大面积不得超过一亩。
池底:池底应平坦,淤泥较少。池埂要夯实坚硬,以防止泥鳅钻洞外逃。
清塘消毒:池塘最好用生石灰和漂白粉混合清塘消毒。一般水深在10厘米左右,每亩用生石灰50公斤加漂白粉15公斤溶水全池泼洒。
苗种放养
放养密度:每平方米水面投放鳅种40~50尾。这些鳅种要求规格整齐,大小差距不能太大,以避免大鳅吃小鳅。
消毒处理:在鳅种下塘之前,用孔雀石绿8毫克/公斤浸洗5分钟,以防止水霉病的发生。
饲养管理
施足基肥:泥鳅的食性较杂,水体中的植物、小动物、微生物及有机碎屑都是它的食物。在苗种下塘前,要施足基肥,以繁殖饵料生物。通常每平方米施用10~15公斤的有机肥,如畜禽粪便等。
日常管理:当水温超过30℃时,大部分的泥鳅会钻入泥中避暑,这可能会导致缺氧窒息死亡。因此,需要经常向池塘中注入新水,以增加水体中的溶解氧含量并调节水温。同时,还应该采取遮阳措施,可以使用水葫芦和浮萍等水生植物来遮阳。需要经常巡塘,发现问题并及时处理。
冲水捕捞
- 捕捞时机:到了可以捕捞的时候,在进水口附近放置一条特制的鱼网,长度根据进水口大小而调整。事先将鱼网设置好,再放微流水刺激,泥鳅就会逐渐聚集到进水口周围。当观察到有一定数量的泥鳅时,迅速将网提起,这样捕获效果较好。
疾病预防
- 气泡病:泥鳅养殖过程中最容易出现的是气泡病。如果有气泡病出现,可以用5毫克一升的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