螃蟹移苗养殖
螃蟹移苗养殖的方法及注意事项
一、养殖准备螃蟹移苗前,养殖场地应选在水源充足、水质无污染、交通便利的地方,如稻田、池塘、湖泊等。然后,在养殖场地周围做好防逃措施,可以用水泥或各种材料制成的围栏。接着,清理养殖场地中的多余淤泥,并用生石灰进行消毒。消毒后,放入水浸泡一天,再将水排出进行晒塘,一般三到五天之后再注入水。在养殖场中栽种大闸蟹喜爱的水草,如叶黑藻、苦草等,同时在养殖场中放入适量的螺蛳,既可以净化水质,又能给大闸蟹提供充足的食物。
二、蟹苗选择蟹苗的选择非常关键。、大小规格都比较正常、肢体健全、没有病害以及没有损害的较为活跃的大闸蟹用于养殖。这样的蟹苗成活率会更高,同时生长速度和繁殖能力也更强。
三、科学放养在放养之前,需要先将蟹苗进行消毒,以免污染水质和影响其他蟹苗的健康生长。刚放养时的水深一般控制在 到2米之间,养殖场中水的温度应保持在20到25度之间。等一个月之后,蟹苗逐渐适应了环境,才恢复到正常的温度。在生长条件都比较符合标准的情况下,每亩水面一般放养300只左右的大闸蟹,这样它们的活动空间和食物都是比较充足的。
四、饲养管理大闸蟹生长的旺季一般在夏季,此时需要把握机会,适量投喂一些有营养的物质,以促进它们的迅速生长。一般以植物性的饲料为主,如 、玉米、南瓜等。而到了秋季,一般是大闸蟹的育肥阶段,需要增加养殖场中螺蛳、小鱼、河蚌等的密度,让大闸蟹吃饱吃好,这样出水的大闸蟹才能有更好的经济效益。
五、日常管理日常管理中,需要经常观察养殖场中水质的情况。良好的水质是大闸蟹生长的重要因素。在春秋两季,一般是每半个月左右换一次水;而夏季温度较高,所以基本上一周左右就需要换一次水;冬季温度下降,基本上一个月左右才换一次水。还需要定期消毒,防止病害的发生。
六、移植水草水草的种类主要有浮萍、满江红、水葫芦、水浮莲、轮叶黑藻、金鱼藻、苦草、水花生等。移植时应注意消毒防害。防逃设施多采用塑料薄膜,也有用水泥板的,具体视各自的情况而定。
七、放苗密度从外地购回的苗种不能直接放入池中,应先在水中浸泡2-3分钟,取出放置10分钟,如此重复2-3次,待幼蟹逐步吸足水分并适应水温后,再放入池中,这样可以提高成活率。密度可控制在1500只/亩以内,规格为120-150只/kg的扣蟹。如果条件较差或以养虾为主,可适当减少放苗量。
八、投喂管理螃蟹的投喂方法类似于池塘养鱼,要做到“四看四定”,即看季节、看天气、看水质、看蟹的活动情况,定时、定点、定质、定量。这样可以确保螃蟹摄食均衡,促进其健康成长。
通过以上步骤和注意事项,螃蟹移苗养殖的成功率可以大大提高,从而获得更好的经济效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