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养殖鲈鱼品种
特色养殖鲈鱼品种
海鲈鱼海鲈鱼有别于淡水鲈鱼,体型较大,分为白鲈和黑鲈。海鲈鱼体型粗而较长,鳞片十分粗糙,一般身长30~40cm,体重400~1000g,下颌长于上颌,鱼嘴较尖。白鲈背部呈青灰色,腹部较白,体侧有不规则黑色斑点;黑鲈颜色较黑,整体颜色深黑灰色,黑色斑点不明显。海鲈鱼在海洋中的分布比较广,太平洋水域和大西洋水域都有分布,其中亚洲的日本海、黄海、渤海是主要产地,美国的西海岸和南美的秘鲁渔场也出产海鲈鱼,还有就是英国的北海渔场和地中海等地。
日本真鲈日本真鲈属于广盐性鱼种,可以在淡水、半咸水及海水养殖池中养殖。主要栖息于河川下游出海口附近或沿海地区,对环境适应力强,具群游性,生性凶猛,即使在养殖池里,也会发生因体型差异悬殊而同类相残的状况。 鲈味道鲜美,肉质富含蛋白质,坊间传说对伤口的愈合有特殊功效,是手术后病患最常食用的鱼种之一。
松江鲈鱼松江鲈鱼是中国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目前已禁止捕捞。体前部平扁,向后渐变细而侧扁。头大,宽而平扁,棘和棱均为皮膜所盖。吻宽而圆钝,背面中央圆突。鼻孔每侧2个,均有短管状突起。口大,前位。鳃盖骨具一纵棱。鳃孔宽大。体无鳞,被粒状和细刺状皮质突起。背鳍2个,微连,始于胸鳍基底上方。第一背鳍基底短,鳍棘细弱;第二背鳍基底长。臀鳍与第二背鳍相似,始于第二背鳍第四至第五鳍条下方。胸鳍宽大,圆形,末端伸越肛门,下部9~10鳍条不分支。腹鳍胸位。尾鳍后缘稍圆。体侧具4~5条暗褐色横斑。第一背鳍前部与尾鳍基部各具一暗斑,除腹鳍白色外,头部背面、上体侧及各鳍均具黑色斑点,繁殖季节,成鱼头侧鳃盖膜上各有2条橘红色斜带,似4片鳃外露。
大口黑鲈大口黑鲈是外来物种,中国于上世纪引进的是加州大嘴鲈鱼。该鱼在北美洲的自然水域,最大个体体长达75cm、体重 以上。无论是体型还是口裂,都更小了。即改良种,俗称菜鲈1号。菜鲈1号(改良种)日本引进的是佛罗里达州品种鲈鱼。该鱼目前最大钓获为22磅4盎司。
河鲈河鲈是鲈科、鲈属鱼类,最大个体可达500毫米。体侧扁,长椭圆形,尾柄较细。头小,吻钝,口端位。前鳃盖骨后缘有许多小锯齿,后鳃盖骨后缘有1根刺。两背鳍略分离,第一背鳍为8-16根硬刺,其中第4根最长;第二背鳍为3根硬刺和13根软鳍条,以第1、2根鳍条最长。胸鳍侧位而较低,腹鳍胸位,尾鳍浅叉形,两叶末端圆。河鲈生活于植物丛生的江河、湖泊中。通常有两个类群:一个种群生活于沿岸浅水区,以无脊椎动物为食,个体较小,生长也慢些;另一个种群栖居于深水区,以小型鱼类为食,个体大些,生长较快。河鲈产卵期通常停止摄食。
梭鲈梭鲈是鲈科、梭鲈属鱼类。体形长,稍侧扁;头小,吻尖;眼较大,侧上位,眼间隔宽坦;口前位,稍斜;上颌骨后缘伸过眼后缘,上下颌、犁骨与胯骨有牙,上下颌和颚骨有大犬牙;鳃孔大,侧位,鳃盖膜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