茭白养殖小龙虾
茭白养殖小龙虾的背景与优势
茭白套养小龙虾是一种生态种养模式,具有多种优势。这种模式可以实现一地两用、一水两养、一季双收,既可以获得优质的小龙虾,又能通过养殖小龙虾吞食害虫,减少农药开支;消除杂草,减少除草剂的开支;小龙虾的粪便可以作为茭白的肥料,减少了肥料的开支。小龙虾的活动还能疏松土壤,促进茭白的生长。
茭白养殖小龙虾的技术要点
以下是茭白养殖小龙虾的一些技术要点:
田间整理- 茭白种植田块应通风、向阳、排灌方便、保水性能好,面积以10~15亩为宜。
在茭白种植田块四周开挖深 米、宽 米的虾沟,并以此泥加宽加高池埂,夯实使之不渗水。
做好进排水口及四周的防逃网。
茭白栽培要求- 茭白的栽培原则上按照茭白的种植要求进行,但也要考虑小龙虾的养殖。
栽种株距75厘米,行距80厘米,每亩栽种1110株,4月中上旬栽种完毕。
茭白返青后喷洒农药1次,杀灭害虫、虫卵或其他病菌。
放养前的准备- 先用120千克/亩生石灰消毒,15-20天后按照茭白种植要求翻耕、晒田、粉碎泥土后施肥。
每亩施发酵后的家畜粪便1000千克,均匀撒在土壤表层。
4月底,环沟内施50~100千克鸡粪,注水深 米,培育大型浮游动物。
有条件的可以每亩投放100千克螺蛳。
放养- 5月后放养虾种,每亩放养体长2-3厘米的虾种15000~20000只,或7-9月放亲虾20~30千克。
喂养- 小龙虾的喂养一般采取生态喂养的方式,即完全以天然饵料喂养。
- 饵料不必每天投喂,一般2天投喂1次,只在晚上投喂,饵料可以选择一些廉价的麦麸、米糠、瓜果、稻谷、蔬菜等。
田间管理- 茭白套养小龙虾是以茭白种植为主,水质管理主要依据茭白生产,需要兼顾小龙虾生活习性。
一般5-7天换水1次,每次换水量不能超过1/3,水温温差不能超过3℃。
在天气闷热、发现小龙虾爬出水面、侧卧在水草上时,表明水中严重缺氧,需要加注新水增氧。
在雷雨天气,防止水位上涨,小龙虾逃逸。
除了小龙虾的日常管理外,还要注重茭白种植的日常管理,追肥、除草等工作必不可少。
日常管理- 坚持每天巡塘,观察水质变化,了解小龙虾的活动情况、摄食情况,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注意防止敌害的侵袭,如水老鼠、水鸟、水蛇、凶猛性鱼类、青蛙等,还要防范家禽、家畜。
注意茭白田间管理与小龙虾田间管理的矛盾,茭白种植中套养小龙虾的田间管理要本着“以茭白种植为主,小龙虾养殖为辅,两者兼顾”的原则。
防止茭白的倒伏和采摘后的倒伏造成空气流通不畅,使小龙虾的活动范围减少,影响小龙虾的生长,应该扶正倒伏的植株。
为增加小龙虾的饵料生物供应和预防茭白的病害发生,可以在虾沟上安装紫外线捕蛾器。
茭白养殖小龙虾的实际案例
在四川通江县烟溪乡向家坪村,村民黄浪通过套养小龙虾和茭白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黄浪利用当地的自然资源,从海拔1200米处的一口天然泉眼取水,用水管引水,开始生态养殖。黄浪表示,这种生态种养模式不仅富了业主,还能带动周边村民增收。他计划在未来扩大生态家庭农场面积,带领更多乡亲们一起发展这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