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鳅水袋养殖
“泥鳅水袋养殖”的具体信息。可以根据现有的泥鳅养殖技术和方法,提供一些相关的建议和指导。
泥鳅养殖的基本方法和技术
一、鱼塘建设1. 选址:选择靠近干净水源的地方,便于换水和日常管理。
池塘规格:池深约 ~ 米,水深 ~ 米,池底铺设厚约 ~ 米的软泥。
池壁处理:池壁四周要夯实或用水泥浇灌,防止漏水。
进出水口:进水口、溢水口、排水口要用密网布包裹,防止泥鳅逃逸和敌害进入。
二、清塘消毒1. 消毒时间:泥鳅苗下池前10天进行清塘消毒。
- 消毒方法:每亩撒生石灰60~70千克,2~3天后加水至 厘米深,一周以后将水排干并重新注入新水,水深约 ~ 厘米,待水色开始变绿且透明度约15~20厘米后即可投放泥鳅苗。
三、鱼种投放1. 泥鳅苗选择:选择大小均匀、个体饱满且有活力的泥鳅苗。
投放密度:每亩放3~4厘米的泥鳅苗3~5万尾,套养鳙鱼10~20尾、鲢鱼15~30尾,用以防止蓝藻爆发。
缓苗处理:若泥鳅苗是用充氧尼龙袋长途运输的,需要“缓苗”后再放苗,即将充氧尼龙袋放在池内20分钟,等内外水温一致后再缓缓放出。
四、饲料投喂1. 初期投喂:泥鳅苗刚下塘可投喂轮虫、小型浮游植物等饵料,同时投喂少量熟蛋黄、鱼粉、豆饼等精细饲料。
后期投喂:等泥鳅苗体长达1厘米时,已经可摄食水生昆虫、有机物碎屑等,可投喂粉碎的禽畜内脏、豆饼、配合饲料等。
投喂量:初期日投饲量为泥鳅苗总体重的2~5%,后期为5~10%。
五、水质管理1. 水质要求:泥鳅喜肥水,应及时追施发酵的有机肥,每次用量300~500千克/亩。
透明度控制:池水透明度控制在15~20厘米,水色以黄绿色为宜。
水温管理:当水温达到30℃时,要经常更换池水并增加水深;当泥鳅常游到水面“吞气”时,要停止施肥并注入新水;冬季要增加水深并施入牛粪、猪粪等厩肥,以确保泥鳅安全越冬。
六、病害防治1. 常见病害:泥鳅常见的病虫害有烂鳍病、打印病、车轮虫病等。
- 防治方法:烂鳍病可用10~50毫克/千克的氯霉素溶液或土霉素溶液浸洗10~15分钟,每天1次,连用5天;打印病可用漂白粉全池消毒,浓度1毫克/千克;车轮虫病可用福尔马林全池泼洒,浓度30毫克/千克。
七、日常管理1. 水质维护:每周建议换水1~2次,同时要勤施经腐熟后的有机肥,保持水色呈黄绿色为宜。
巡塘观察:每天早、中、晚各巡塘一次,观察泥鳅活动和水色变化,发现问题要及时处理。
病害预防:及时清洗饲料台,定期做好饲料台及工具的消毒工作,定期投喂药物预防疾病。
防害防逃:水鸟等敌害喜在鱼塘周围捕食泥鳅,进水口、排水口等处常检查以防泥鳅逃逸。
泥鳅养殖的市场前景泥鳅养殖具有病害少、繁殖简单、运输方便等特点,且泥鳅能用肠呼吸,耐低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