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芳青蛙养殖
徐芳的青蛙养殖故事
徐芳是一位来自江西省丰城市白土镇乌塘村的“90后”女青年。2015年,在一次返乡探亲时,她得知家乡推出了针对返乡创业人员的优惠政策,于是决定转让自己经营的快递公司,与爱人一起回到家乡,承包了600亩稻田,发展特色种养殖。
起初,徐芳尝试养殖小龙虾,但由于技术不过关,亏损了30万元。她并没有气馁,而是及时调整思路,积极拜师学艺,并通过对农田进行改造提升,实行稻蛙鳅共作等方式,最终取得了成功。由于使用了有机循环养殖方法,全程不使用化肥和农药,她养殖的泥鳅、青蛙在市场上广受欢迎,水稻也年年增产。不仅近两年的盈利都在100万元以上,还带动了当地80余户农户增收致富。
徐芳对未来充满信心,她计划在青蛙深加工产业链建立起来之后,进一步发展,带领家乡的父老乡亲们一起过上好日子。
青蛙养殖技术要点
青蛙养殖是一项需要技术和细心管理的工作。以下是关于青蛙养殖的一些关键技术要点:
生活与生殖习性:
青蛙喜栖息在水稻田、溪边、池塘边,尤其是沼泽水域的浅水区。
青蛙属变温动物,最适生长温度为22~30摄氏度。
当温度低于12摄氏度时,青蛙会停食并开始冬眠,春季温度上升至16摄氏度时结束冬眠。
青蛙一般在1龄时达到性成熟,产卵季节为5月至8月,产卵旺季为5月底至6月初。
亲蛙怀卵量为 万粒至 万粒,分批产卵,一般年产卵3次。
人工育苗:
亲蛙池应保持水位 米至 米,水面应设置饲料台和休息台。
池中可放养水葫芦,以提供遮蔽和栖息环境。
亲蛙放养密度为2只/平方米,雌雄比例为1:1。
进入11月后,需采取措施提高水温,以缩短亲蛙的冬眠期,促进性腺发育。
受精卵在2天至3天时间内孵化出小蝌蚪,刚孵化出的小蝌蚪可投喂轮虫、鸡蛋黄或蝌蚪专用粉状料。
蝌蚪放养密度为500尾/平方米至1000尾/平方米,半个月后减为300尾/平方米至500尾/平方米。
幼蛙池保持水深 米至 米,水面设置饲料台和休息台。
刚变态的稚蛙放养密度为200只/平方米至300只/平方米,50克以下的幼蛙放养密度为100只/平方米至200只/平方米。
成蛙的养殖:
成蛙养殖方式主要有池塘单养、稻田养殖和蛙鱼林生态养殖等。
池塘单养的池塘面积以300至500平方米为宜,水泥池和土池均可。
稻田养殖可以实现青蛙与水稻的共生,减少农药化肥的使用,降低生产成本。
青蛙鱼林生态养殖则是在池塘单养的基础上,增加鱼和林木的共生,形成一个生态循环系统。
青蛙养殖的市场前景
青蛙养殖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和市场前景。随着人们对健康饮食的需求增加,青蛙肉作为一种高蛋白、低脂肪的食品,受到越来越多消费者的青睐。青蛙的药用价值也被广泛认可,其皮肤分泌物具有抗菌、抗病毒的作用。
在养殖过程中,采用有机循环养殖方法,不使用化肥和农药,可以确保产品的安全性和品质,从而获得更高的市场竞争力。同时,青蛙养殖还可以带动相关产业链的发展,如饲料加工、产品深加工等,为农民提供更多就业机会和收入。
青蛙养殖是一项具有广阔前景和发展潜力的产业。通过科学管理和技术创新,可以实现可持续发展,带动农村经济的繁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