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石青蛙养殖
裴石青蛙养殖概述
裴石青蛙养殖是一种具有较高经济价值的农业项目。青蛙肉质鲜美,营养丰富,市场需求量大。本文将详细介绍裴石青蛙的养殖方法和技术。
生活与生殖习性
裴石青蛙喜栖息在水稻田、溪边、池塘边,尤其是沼泽水域浅水区。它们性喜温湿有遮阳的水草或水草丛生的环境,捉昆虫飞蛾能力特别强。裴石青蛙属于变温动物,最适生长温度为22~30摄氏度。当温度低于12摄氏度时,它们会停食开始冬眠,春季温度上升至16摄氏度时结束冬眠。
裴石青蛙一般在1龄时可达到性成熟,产卵季节为5月~8月,产卵旺季为5月底~6月初。个体体重在150g~300g时,亲蛙怀卵量为 万粒~ 万粒,分批产卵,一般年产卵3次。
人工育苗
亲蛙的培育与越冬:
将闲置的甲鱼温室水泥池改用为亲蛙培育越冬池、产卵池和蝌蚪培育池。温室面积为2133平方米。
亲蛙池应保持水位 ~ ,水面设置2~3个规格为 × 的木板或泡沫塑料板作为饲料台和休息台。
池的1/4水面放养水葫芦。亲蛙放养密度为2只/平方米,雌雄比例为1∶1。
进入11月后,昼夜温差大,夜间需抽入地下井水以提高亲种池内水温。遇到打霜下雪和阴雨天时,根据水温情况可多次抽入井水。
通过保温和提高水温等措施来缩短亲蛙的冬眠期,延长生长发育期,促进性腺发育,以达到早繁的目的。
繁殖技术:
成熟的雌蛙腹部膨大、柔软,富有弹性,口角处咽侧下无声囊,体型大;成熟的雄蛙咽喉部黑斑明显,口角处咽侧下有一对声囊,体型小,鸣叫声高昂。
青蛙繁殖可分为自然繁殖和人工催产繁殖两种。亲蛙入池前,用高锰酸钾对水泥池进行消毒,3天~5天后加入经60目筛绢过滤的清水,水深 ~ ,池中放入10~16束用棕片或马尾松枝做的卵巢。
下午放入成熟亲蛙,当晚便会自行抱对产卵受精,产卵一般在午夜至凌晨这段时间,卵产在卵巢上。次日上午将亲蛙抓出,雌雄分池放入亲蛙池中进行产后培育。
蝌蚪的培育:
受精卵在2天~3天的时间便可孵化出小蝌蚪。刚孵化出的小蝌蚪静卧在池底和卵巢上。
刚孵化出的蝌蚪可投喂部分轮虫、鸡蛋黄或蝌蚪专用粉状料,粉料洒于水中。6天后改为投喂蝌蚪颗粒料,饲料也可自行配制,配方为鱼粉60%、面粉30%、豆粕10%。
蝌蚪放养密度为500尾/平方米~1000尾/平方米,半个月后减为300尾/平方米~500尾/平方米,大蝌蚪100尾/平方米~300尾/平方米。每天投喂2次,日投喂量为蝌蚪体重的5%~10%。
注意水质变化,适度补充新水,水位保持在 ~ 。
幼蛙的培育:
幼蛙池保持水深 ~ ,水面设置3~5个饲料台和休息台。
刚变态的稚蛙放养密度为200只/平方米~300只/平方米,50g以下的幼蛙放养密度为100只/平方米~200只/平方米。同池幼蛙在饲养一段时间后应按幼蛙大小不同分级饲养,避免发生大蛙吃小蛙的情况。
幼蛙培育以投喂全价颗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