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

白对虾虾养殖

2025-02-10 09:29:30 次浏览

白对虾养殖技术及管理

白对虾养殖是一项复杂但利润可观的农业活动。为了成功养殖白对虾,需要掌握一些关键的技术和管理方法。

1. 池塘条件选择水源充足、水质好、无污染、排灌方便的池塘进行养殖。池塘底部最好有泥沙,并且周围需要用薄膜围起来以防止天敌入侵。

2. 虾苗选择与运输选择优质虾苗进行放养。优质虾苗应具备以下特点:体长在 以上,有附壁行为,体形肥壮,体形完整,无损伤与畸形,群体发育规格整齐,肌肉饱满透明,附肢中色素正常,肠胃充盈食物,弹跳灵活。虾苗运输过程中要保证水体透明度在30厘米左右,同时要控制放养密度为每亩3万到5万尾。

3. 放苗注意事项放苗前要对池塘进行清理和消毒,保证水体透明度在30厘米左右,同时要控制放养密度为每亩3万到5万尾。

4. 饲料投喂每天要喂三次,选择优质的饲料进行投喂,根据白对虾的生长情况和摄食习性来确定每次的投喂量。

5. 水质管理要经常检测水质,包括亚硝酸盐、氨氮、pH值等指标,并定期换水或加水,保持适宜的透明度和水质的稳定。

6. 疾病防治白对虾养殖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各种疾病,要加强管理,定期使用抗菌药、抗病毒药等预防和治疗。

7. 日常管理要经常观察白对虾的生长情况和活动状态,及时发现问题并处理,同时要做好池塘的清洁和维护工作。

8. 适时捕捞养殖者应该根据市场需求和养殖情况制定合理的捕捞计划,分阶段捕捞,保持大小渔获物供应,避免过度上市。

白对虾养殖周期

白对虾的养殖周期一般是4-10个月左右,生长速度较快的3个多月就可上市售卖。它们的生长周期与苗种、投放密度、天气、日常管理和疾病防治有一定关系。一般生长速度比较快时80天就可达到80尾/斤,比较慢时100天约30尾/斤。

提高白对虾免疫力

白对虾是无脊椎水产动物,只有非特异性免疫系统,缺乏特异性免疫系统,在遭遇病原体入侵时很容易出现大面积死亡的情况。因此,在白对虾养殖中,提高虾类应对病原体时的抵抗力非常重要。有研究证明,藻类β-1,3-葡聚糖与维生素C的综合使用能够显著提高虾类水产动物的免疫系统功能,适合在白对虾养殖的过程中使用。

白对虾养殖需要综合考虑池塘条件、虾苗选择、饲料投喂、水质管理、疾病防治和日常管理等多个方面。只有掌握了这些关键技术,才能确保白对虾健康生长,从而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

养殖发发网
泥鳅养殖利用 裴石青蛙养殖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