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果盆栽山竹怎么养殖
盆栽山竹的养殖方法及注意事项
盆栽山竹是一项有趣且有益的活动,不仅可以美化家居环境,还能享受到自己动手种植的乐趣。以下是关于盆栽山竹的养殖方法及注意事项的详细介绍。
1. 种子准备选择成熟的山竹,将里面的果肉取出,将果汁挤干,用清水将山竹表面的果肉清洗干净,将种子上的纤维去掉,只留下山竹果肉中的核,也就是山竹的种子。
2. 浸泡生根将处理好的种子放入装水的容器中浸泡,每天换一次水,保证水质的干净,大约两周左右就会生根。
3. 准备土壤山竹喜欢疏松、透气性强、排水性好的土壤,可以用蛭石、细沙、腐殖土按照1:2:2的比例进行混合使用。
4. 进行栽种将浸泡生根的种子,横卧放入到水润的泥土中,芽点朝上,大概埋土约1厘米深即可。
5. 水量管理为山竹浇水时应遵循“浇水浇透”的原则,种植好后要及时的浇水,让它的根部和土壤更紧密的贴合在一起,加快出芽的时间,提高成活率。
6. 温度管理山竹喜欢生长在25度到30度之间的温度环境下,不耐寒,耐高温。因此盆栽养护的深秋降温后就要将它移到室内,室内最好控温在15度以上,这样才可避免被冻伤。夏季高温环境下一定要加强通风,不可提供密不透风的环境,否则易感染病虫害。
7. 注意事项山竹喜欢空气流通好的环境,盆栽养护的一定要注意通风。生长季最好移到室外,若是放在不透风的室内,生长会受阻,容易感染病虫害。
山竹的生长环境及日常养护
山竹的生长对于环境要求特别高,它原本是生长在热带地区,所以能让它存活的地方很少,仅有海南台湾等地区。气温舒适只是种植它所需要的一个基本条件,它的肥料中还要含有大量的氨基酸,这种肥料应该算是肥料里的贵族了,这就使种植时的成本变高了,而且它的果实非常脆弱,不是很好种植。
1. 栽种时间树苗定植最好的时间应该是5月到11月,在阴天的下午最好,避免山竹小苗被阳光照伤。
2. 栽种方法栽种前对幼苗进行修剪,剪掉有病虫害的枝叶,残叶和过多的叶片。避免水分蒸发过快,失水过多。种植时要先把准备好的肥料放入定植穴,然后拿掉树苗上的营养袋,把树苗放入,树苗的支撑棍不需要拿掉,防止树苗被风挂倒。然后把土回填,用脚踩实后浇一次透水。
3. 盖膜处理山竹苗定植完成后要对其根部进行盖膜,可以提高成活率,能有效保持根部土壤湿润,还能增加根部土壤有机质,防止杂草生长。一般从树干向外生长到树冠30cm范围内覆盖。
4. 光照管理山竹苗生长需要散光照射,不然枝叶会受到损伤,所以要对树苗进行遮荫。
盆栽山竹的种植技巧
1. 种子处理剥开山竹吃完,把种子留下,清洗干净,放在浅盘里泡水十天,记得每天换水。十天之后,把它们半埋入土里,然后静待其生根发芽。
2. 使用山竹壳将收集起来的山竹壳掰成小块(或捣碎),直接放在花盆底部做花肥,然后再盖上土壤,经过一段时间的发酵后能在土壤中充分发挥出较高的养分,能使花卉植物根系吸收到足够的营养,同时也能改善土壤的松散度,防止土壤板结,给盆栽的土壤提供营养成分。
3. 浇水管理把发芽的山竹种入土里,然后盖上一层薄薄的麦饭石,浇水至土壤湿润。大概15天左右,就能看到有红红的茎冒出来了,上面还带着叶子。
4. 日常管理山竹长得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