枯杆式盆景养殖
枯杆式盆景养殖概述
枯杆式盆景是一种通过人工雕刻和自然生长相结合的方式,展现出树木枯干状态的盆景艺术形式。这种盆景主要表现为木质部裸露干枯,只有部分韧皮部(水线)上下相连,呈现出一种枯木逢春的感觉,能够充分展示出生命的顽强和岁月的沧桑。
枯杆式盆景的制作要点
桩材的选取
自然界中的树木经过风吹日晒、雷击或人为砍伐、动物啃咬等伤害,会形成各种枯干式类型。稍加修饰或雕琢,设计好枝片造型,经过一段时间的养护,便能制作出精品的枯干式盆景。
人为制作可以通过对一些桩材进行人工破坏和雕琢,使其达到艺术造型的目的。常用的方法有凿刻法、击打法、刺钉法、剥皮法等,根据造型需要有针对性地施用,以达到尽快成型的目的。
制作要点及技巧 - 野外挖掘的枯干式老桩应仔细斟酌,因势利导,对不足之处可适当雕刻修饰,力求做到自然天成的效果。
野采枯干老桩在养桩阶段,重点要关注桩体的“水线”,一定要保护好上下贯通的“生命线”。栽植养护时可用围套培沙保湿,或者缠布条保湿。
围套培沙:在盆面上用塑料片或金属片打围,做成一个围套,并填充干净的河沙,保持河沙的湿度,待桩材上部枝叶旺盛生长后,再逐步拆除围套。
布条保湿:用苔藓贴在水线上,然后用布条缠绕包裹苔藓,日常养护中保持布条的湿度,等枝叶旺盛时拆除。
蓄养水线:阶段应保持枝条的旺盛生长,不可抹芽、疏枝、修剪等,应让其“疯长”,以促进水线的增粗,从而使营养物质输送能力增强。
人工雕刻造型时,应选择适当的时机,掌握好破坏力度,以及造型手法要偏于自然,尽量减少人工痕迹。
对桩材进行刺伤、剥皮等造型宜在树桩旺盛生长期进行,以利于伤口快速愈合。
雕刻造型后应放置避荫处养护一段时间,对伤口的处理,可涂抹伤口愈合剂,以防水分蒸发流失,对于雕饰完成后的桩材,可用石硫合剂涂刷,保湿杀菌。
枯干式盆景的树冠造型不宜过大,枝片的大小应于主干相协调,整体造型以表现历尽沧桑为重点。
枯杆式盆景的养护方法
土壤选择 - 养殖植物的土壤需要比较肥沃疏松,常用腐叶土以及泥炭土进行配制,此外还需要良好的透气性。
浇水管理 - 浇水时需要控制水量,避免枝干徒长,影响造型。平时可以向枝干喷水,以增加空气湿度。
光照管理 - 枯杆式盆景喜欢充足的光照,因此应将其放置在光线明亮的地方,但要避免直射阳光。
施肥管理 - 在生长季节可以适量施用有机肥,以促进植株的健康生长。
病虫害防治 - 定期检查植株,发现病虫害及时处理,可以使用石硫合剂等药物进行防治。
枯杆式盆景的养殖不仅需要技术,更需要艺术的眼光和耐心的养护。通过合理的桩材选取、精心的制作和科学的养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