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金鱼稻田养殖方法
草金鱼稻田养殖方法
一、稻田的选择与改造选择水源充足、水体无污染、旱季不易干涸且冬季不淹涝的土壤肥沃的稻田。在水稻收割过后,将稻田挖成回形池,回形池的宽度为100-120cm,深度为50-70cm,并在回形池的中部挖设十字沟,十字沟的四端分别与回形池连通。十字沟的宽度为150-180cm,并在回形池和十字沟的内部放置增氧设备。
二、放养前准备
在放养前14天排干稻田的水,按每亩60-80kg的比例均匀投放生石灰进行消毒,同时除去杂草。整地施基肥,将基肥均匀撒施于田面,后将田面翻整耙平。在放养前7天向稻田内灌水,控制水深6-8cm,并进行水稻移栽。
三、栽种生物在回形池和十字沟内栽种沉水性水生植物如眼子菜、黑藻、金鱼藻、轮叶,在水面种植水葫芦。水草的面积为回形池和十字沟的30-40%,且水草零星分布。
四、放养密度及饲喂方式鱼苗采用多品种混养,每亩放养12000-14000尾,以龙睛为主,夏花鱼、虎头与草金鱼为辅。并采用自动投饵机对鱼苗进行投料喂养。当水温20℃时,一天投喂两次;当水温≥20℃时,一天投喂三次。
五、鱼苗的筛选与拉网锻炼饲喂20-30天时进行筛选,筛选过程中进行第一次拉网锻炼,除去畸形、色泽不鲜艳的鱼。按照花纹的生长情况和质量进行筛选,去劣留优,保证品种的优良性。再过30天进行第二次拉网锻炼。
六、水质管理、病害防治、日常管理用碳酸氢钠和碳酸钠调节水体pH值为 ,每隔10-15天换水一次。每隔15-20天用生石灰对水体进行消毒,每隔15-20天投喂一次含免疫增强剂的饲料,每次连续投喂4-6天。每天巡视,检查防逃设施,观察记录鱼苗的活动、摄食、生长情况。
七、捕捞当鱼苗生长2-3个月并长至40-100g时即可捕捞,捕捞时遵守捕大留小的原则。
注意事项1. 确保稻田的水源充足且无污染。
合理控制鱼苗的放养密度,避免密度过大影响生长。
定期进行水质管理和病害防治,确保鱼苗健康成长。
注意饲料的质量和投喂量,避免过度投喂导致水质恶化。
通过以上步骤和注意事项,可以有效地在稻田中混养金鱼,实现生态养殖,提高经济效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