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

肉猪的传统养殖方法

2025-02-11 09:43:18 次浏览

肉猪的传统养殖方法

肉猪的传统养殖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关键点:

1. 养殖密度在每头猪占地面积相同的情况下,肥育期以10~16头为宜,最多不超过20头。饲养密度大小因肉猪的体重和猪舍地面结构而不同,通常随猪体重的增大,每栏饲养猪头数相应减少。

2. 去势驱虫去势和驱虫是确保肉猪健康生长的重要措施。35日龄左右、体重5~7千克时进行去势,此时体重小,手术较易施行。近年来,提倡仔猪出生后(7日龄左右)去势,以利于术后恢复。生猪的寄生虫主要有蛔虫、姜片虫、疥螨和虱子等内外寄生虫。通常在60日龄时进行第一次驱虫,120日龄左右第二次驱虫,常见的驱虫药有左旋咪唑、阿维菌素及中药复方制剂等。

3. 饲料配制饲喂肉猪的配(混)合饲料,一般宜生喂,如大麦、玉米、米糠等,生喂营养价值高。猪的配(混)合料调制成的物理状态,影响猪的肥育效果。据报道,颗粒料喂猪,效果较好。喂干粉料,日增重比喂稀料好。饲喂湿拌料,日增重一般均优于干粉料。浓粥状饲料的肥育效果优于稀料。在肉猪的饲养中,饲喂哪一种物理形态的饲料,要根据饲料种类、设备及饲喂方法而定。若搭配青饲料饲喂,应洗净后生喂,以青饲料与配(混)合料分开饲喂效果好。

4. 现有不少的猪场和农户已实行每天喂两次,这是比较适宜的。每天喂两次的时间安排在清晨和傍晚。肉猪的饲喂方式,一般分为自由采食和限量饲喂两种。如果既追求日增重高,又要求胴体瘦肉多,可采用前期自由采食与后期限制(能量)饲喂相结合的饲喂方法,并供给充足而清洁的饮水。

5. 环境管理保持猪舍的清洁和干燥是确保肉猪健康成长的关键。定期清理猪舍,消毒,防止病原微生物的滋生。合理的通风和光照也是必不可少的。

6. 疾病防控定期进行疫苗接种,预防常见猪病的发生。一旦发现疾病,应及时隔离治疗,避免疾病的传播和蔓延。

7. 福利养殖随着人们对食品安全和动物福利的关注,福利养殖逐渐成为一种趋势。福利养殖强调给予猪只足够的活动空间,提供良好的饲养环境,减少应激,提升猪只的健康和福利水平。

8. 无抗养殖无抗养殖是指在养猪过程中,不仅饲料环节无抗,而且养殖环节也不使用抗生素。这种养殖方法能够减少抗生素残留,提升猪肉的安全性和品质。真正实现无抗养殖的猪场较少,但这一趋势在未来将会逐渐普及。

9. 循环养殖模式循环养殖模式是一种结合传统和现代养殖理念的新型养殖模式。主要在成年前圈养养猪,饲喂复合饲料,按要求接种疫苗;当猪成年后,它们被释放出来,让牛群自由活动,提高运动能力,并将食物与各种谷物、绿色饲料等结合起来。这种模式既能保证猪肉品质,又能缩短生长期,最大限度地发挥效益。

10. 农家养猪农家养猪是传统的农村养猪模式,主要依靠绿色饲料、杂粮、农村剩饭等喂养,基本上不使用复合饲料。这种模式下,猪只生长缓慢,周期较长,但猪肉口感纯正,肉味浓郁,深受消费者喜爱。

通过以上几点,结合现代科学技术,优化养殖模式,提升养殖效率和猪肉品质,是未来养猪业的发展方向。

养殖发发网
地河蟹的养殖方法 水产养殖投保方法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