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

乌鸭养殖技术

2025-02-11 09:40:03 次浏览

乌鸭养殖技术概述

乌鸭是一种具有较高经济价值的鸭种,因其肉质鲜美、营养价值高而受到市场的青睐。以下是关于乌鸭养殖技术的一些详细信息。

乌鸭的基本特征

乌鸭体积狭长,头小,颈细长,前胸浅,腹部下垂,觅食力强,行动灵活。体羽洁白,喙黑色,胫、蹼灰黑色。雄性具有性羽2-4根,是中国麻鸭中独具特色的小型白色鸭种。

乌鸭的饲养要点

  1. 饮水和喂料

    • 雏鸭孵出后12小时至24小时内,应饮用 %高锰酸钾水或添加有葡萄糖、电解质和多维添加剂的水溶液,采用自由饮水的方式,保持雏鸭被毛干燥。

    • 饮水器的大小和高度应调节得当,以确保鸭子能饮到水但又不会进入洗澡。

    • 确保饮水器不漏水,防止垫料和饲料霉变。

    • 在初饮之后,遵循“先喂水后喂料,无水不喂料”的原则,从少喂多添过渡到定时定餐。

    • 6日龄前每隔2小时至3小时喂料一次,保证每只雏鸭都能吃到饲料。

    • 6日龄后,采用定时定量喂食,每隔4小时喂料一次。

  2. 饲料营养

    • 乌嘴鸭本身机体内富含多种微量元素,对其要求比较高。在育成阶段,有条件的饲养者最好在常规鸭后期料的基础上按 %的比例另行增加复合禽用矿物添加剂,以满足其需求量。

    • 同时有意识地每周补充1-2次青绿饲料,这对促进生长有益。

    • 饲喂过程中要适当控料,防止公鸭性早熟,避免50-60日龄就开始交尾,造成交尾器啄伤死亡。

乌鸭的养殖管理

  1. 温度

    • 1-3日龄:30-32℃ - 4-6日龄:27-29℃ - 7-8日龄:24-26℃ - 11-15日龄:18-20℃ - 21日龄:18℃左右 - 上述温度可以确保乌嘴鸭发育良好且均匀,不至于导致僵鸭或产生疾病。
  2. 湿度

    • 乌嘴鸭雏初生重小,湿度大易受冻感冒;湿度小又易出现脚趾干瘪,卵黄吸收迟缓及脱水等症状。因此,要求1-2周内相对湿度应保持在60%-70%之间。
  3. 密度

    • 1周龄:25-30只/m² - 2周龄:18-24只/m² - 3周龄:13-17只/m² - 4周龄:10-12只/m² - 密度范围应根据季节、气候条件及雏舍状况加以适当调节。

其他注意事项

  1. 抗病能力

    • 乌嘴鸭抗病能力比较强,适合多种饲养方式,既适应规模化养殖,又适应农户散养。
  2. 饲料利用率

    • 提升饲料利用率是降低养鸭生产成本、提升养鸭经济效益的一项重要技术举措。可以通过科学配比饲料成分、合理安排饲喂时间和次数来提高饲料利用率。
  3. 补充饲料

    • 可以通过喂猪血、中药、槟榔、桑叶、腐泥、豆浆、金鱼藻、车前草等多种方式来丰富鸭子的饮食,提高其生长速度和肉质。
  4. 维生素和矿物质补充

    • 鸭子容易发生维生素B1缺乏症,特别是在雏鸭阶段,应注意补充维生素B1。

    • 产蛋鸭容易发生维生素D缺乏症,需要在饲料中额外添加鱼肝油或维生素A、D3、E等。

    • 产蛋鸭在凌晨产蛋,需保持较高的血钙浓度,饲料中应同时使用石粉和 粉作为钙源。

通过以上详细的养殖技术,养殖户可以更好地管理和饲养乌鸭,从而获得更高的经济效益。

养殖发发网
栀子花冬季养殖方法 迷迭香地栽养殖方法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