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蚂蚱的方法有哪些
养殖蚂蚱的方法有哪些
选址与建棚蚂蚱对于农业种植来说是一种害虫,因此养殖地应选在远离农作物和水果种植的地段。理想的养殖地应具备以下特点:
阳光充足:养殖地需要充足的阳光,以满足蚂蚱的生长需求。
排水良好:场地应具备良好的排水系统,防止雨水积聚。
安静环境:养殖场地应远离喧闹的区域,因为蚂蚱很怕人和声音,过于吵闹的环境会导致它们逃跑甚至绝食。
选好场地后,需要建立养殖棚。棚的高度应在两米左右,并进行消毒杀菌处理。
孵化管理孵化管理是养殖蚂蚱的关键环节,主要涉及温度调控和光照管理:
温度控制:将刚采购的蚂蚱卵轻轻放入养殖棚中,选择阳光充足的地方将土整平,再将蚂蚱卵均匀撒在上面,用细土掩盖。棚内的温度应控制在25到30摄氏度之间。
光照管理:每天至少保证十二个小时的光照时长,可以利用日光灯进行补充照明。
孵化时间:一般情况下,蚂蚱卵在十到十五天左右即可孵化成功。
幼虫管理刚孵化出的幼虫非常脆弱,且食量较小。可以在棚内放置一些新鲜的玉米、 以及嫩菜叶等,这些食物可以持续到它们第一次蜕皮。一周左右,小蚂蚱会慢慢蜕皮,此时它们的食量仍然不大,但至少要等到它们脱了三次皮以后才算正式的蜕变。在这个过程中,要保证棚中有充足的食物。
饲料管理蚂蚱的养殖成本较低,绿色植物都可以作为它们的食物。日常的饲料可以是嫩草、嫩菜叶等,这些基本可以维持它们的正常生长。若想让蚂蚱长得更快更肥,可以适量加入一些玉米粒、 、高粱、谷子、麦秆粉等营养较为丰富的食物。
成虫管理成虫管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采食时间:蚂蚱的采食时间一般在早晨9点至下午5点,每天喂食2到3次,喂食时要将饲草均匀撒在棚内。
湿度控制:阴雨天气应适当遮盖养殖棚,防止地面过于潮湿,导致蚂蚱不采食而死亡。
饲养密度:每平方米养殖600到800只蚂蚱为宜,密度过高会导致强食弱、大食小等情况。
温度调节:夏季气温高达35摄氏度以上时,应对养殖棚进行遮荫处理,并适当洒水,以供应水分。
有毒饲草:避免让蚂蚱采食有毒的饲草,喂食前最好先洗净饲草。
生命周期管理蚂蚱的生命周期约为75天,雌蝗产完卵后会正常死亡,雄蝗也会在交配后正常死亡。因此,在养殖过程中要注意蚂蚱的生命周期,及时进行繁殖和更新。
通过科学合理的管理,可以有效提高蚂蚱的养殖效益,实现经济增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