鸭子养殖消毒技术
养鸭场消毒技术的重要性
消毒工作是防控养殖场疾病的重要举措,每一个养鸭场都不能忽视消毒的重要性。在不少养鸭场,都曾出现因为消毒不当而导致疾病大面积爆发的现象,给鸭场带来了不小的损失。因此,了解和掌握正确的消毒技术对于养鸭业来说至关重要。
养鸭场的正确消毒技术
场区消毒 - 生产区和鸭舍门口应有消毒池,消毒池内加入2%的烧碱。
消毒池应避免阳光直射,以防止药效降低。
车辆进入鸭场应通过消毒池,并用消毒液对车身进行喷洒消毒。
鸭舍周围环境宜每2周消毒1次。
鸭场周围及场内污水池、排粪坑、下水道出口宜每月消毒1次。
鸭舍消毒
在进鸭或转群前,将鸭舍彻底清扫干净。
使用 %的新洁尔灭或4%的来苏尔或 %的过氧乙酸或次氯酸钠等国家主管部门批准允许使用的消毒剂进行全面喷洒消毒或熏蒸消毒。
消毒后将鸭舍闲置2-3周才可饲养。
带鸭消毒 - 鸭场应定期进行带鸭消毒。
选择刺激性相对较小的消毒剂,如 %的过氧乙酸、 %的新洁尔灭、 %的次氯酸钠等。
场内无疫情时,每隔2周带鸭消毒1次。
有疫情时,每隔1~2天消毒1次。
确保所选择的药物对鸭体无害,且杀菌力强,不会在鸭体内蓄积引起公害。
人员消毒 - 工作人员进入生产区要更换工作衣。
鸭舍消毒管理及常见鸭病防治技术
场舍选择 - 地势要高,避免积水。
鸭舍方向最好坐北向南,通风向阳。
确保鸭场地内阳光充足,以杀死病毒病原微生物。
选择健壮雏鸭 - 到正规的孵化场购买雏鸭。
- 确保种母鸭在产卵前接种过鸭蛋、禽霍乱、病毒性肝炎的疫苗。
实行全进全出的饲养制度 - 一批鸭子全部转出或上市后,鸭场经彻底消毒后再饲养下一批鸭。
鸭场环境卫生措施 - 采用网上饲养方式,以改善鸭舍的通风和环境卫生条件。
进鸭前用消毒药浸泡,清洗水槽、鸭盘、鸭槽等用具。
鸭场的大门口和各个鸭舍的进出口都应设置消毒池。
外来人员参观应更换消过毒的服装鞋帽,经消毒间消毒后才能进入鸭场。
注意水源饲料的消毒卫生。
严格防疫制度 - 鸭场应建立严格的规章制度,禁止外来人员随意出入鸭舍。
较大规模鸭场应设有消毒间,常备消毒服和安全鞋。
工作人员固定岗定社,不能串岗。
定期接种疫苗,选择适当的接种方法。
如何保持鸭舍卫生
定期消毒 - 先冲洗鸭舍,然后使用消毒水喷洒。
- 干燥后再采用喷雾式消毒,最后冲洗干净。
料槽、水槽清理 - 每天清理水槽中的食物残渣,防止水质恶化。
- 每次喂养后清洗料槽,防止饲料变质。
粪便清理 - 及时清理鸭子的粪便,防止病菌滋生。
- 提供一个戏水的地方,让鸭子能自然清理身上的粪便残留物。
水洗透气 - 定期冲洗地面,保持鸭舍卫生整洁。
- 使用高压水枪来清洗,以达到卫生整洁的效果。
通过以上消毒技术和卫生管理措施,可以有效防控鸭场疾病,保障养鸭业的健康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