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禽

老门县牛蛙养殖

2025-02-25 09:05:09 次浏览

老门县牛蛙养殖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老门县牛蛙养殖在过去几年中经历了快速的发展,产量逐年攀升,市场需求持续扩大,产业产值不断增长。这一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如尾水污染治理不到位、违禁药物检出率偏高等,这些问题直接影响了牛蛙养殖的健康发展。在一些地区,甚至出现了随意停养、强拆、甚至“一刀切”禁养牛蛙的情况,严重损害了牛蛙养殖主体的合法权益。

农业农村部对牛蛙养殖的态度和政策

《关于推进牛蛙养殖产业持续健康发展的通知》中明确表示,对“一刀切”禁养牛蛙的不合理政策,各级农业农村部门要积极推动予以纠正。通知强调,依法保障牛蛙养殖生产空间和养殖主体合法权益,科学布局牛蛙养殖生产,不得超越法律法规规定禁止牛蛙养殖。同时,要加强与生态环保、自然资源等部门的沟通协调,积极争取理解和支持,形成支持牛蛙等特色品种养殖的工作合力。

牛蛙养殖的技术要点

牛蛙养殖的效果受放养密度、食物和饲料条件等因素的制约。在决定放养密度时,应考虑这些因素。例如,幼蛙的放养密度应根据个体大小而定,一般每平方米放养刚变态的幼蛙100~150只,30天后,体重达25~50克;放养80~100只,体重60~80克。成蛙放养密度也随着其个体的长大而递减,如体重在150克以上,每平方米放30~40只,500克以上的每平方米放10~20只。

牛蛙越冬管理

刚变态的幼蛙和成蛙的越冬方式基本一样。越冬前,应使牛蛙体内储备充足能量,以便越冬。越冬池四周挖松土地,设置一些洞穴,洞内铺一些软草等,让牛蛙进入洞内冬眠。冬眠期间,保持水深 米以上。在养殖场地,也可人为地堆放一些草垛,让牛蛙钻入草垛下越冬。控制水温是整个越冬管理工作的中心,当水温降到0以下并出现冰冻时,牛蛙的体液和血液也会结冰,最终导致牛蛙死亡。

牛蛙养殖的环境要求

牛蛙是独居的水栖蛙,要求水源充足,排灌方便,水质无污染,环境安静,交通便利,供电充足。蛙池的建造需考虑到牛蛙的生活习性,每100平方米为一个大池,每个大池平均分成四个小池。每个池子放泡沫塑料板作为牛蛙的休息台,并用黑色遮阳网遮阳。放苗前需进行消毒,饲料以浮性配合饲料为主,分级饲养。

牛蛙养殖的温度要求

牛蛙生长的最适温度为25摄氏度到32摄氏度,繁殖最适温度为20摄氏度到30摄氏度,低于20摄氏度或高于32摄氏度一般不产卵。

农业农村部对牛蛙养殖的支持措施

农业农村部鼓励各地因地制宜,积极发展“牛蛙经济”。为推进牛蛙养殖产业持续健康发展,保障牛蛙养殖主体合法权益,《通知》强调各地要着力推进牛蛙绿色健康养殖,做好《牛蛙生产全程质量控制技术规范》等规范、标准的宣传、推广工作,引导牛蛙产业实现苗种、饲料、养殖、流通等各环节规范发展。同时,要依法保障牛蛙养殖生产空间和养殖主体合法权益,科学布局牛蛙养殖生产,不得超越法律法规规定禁止牛蛙养殖。对“一刀切”禁养牛蛙的不合理政策,各级农业农村部门要积极推动予以纠正,加强与生态环保、自然资源等部门的沟通协调,积极争取理解和支持。

老门县牛蛙养殖在未来的发展中,需要注重科学管理和技术改进,以应对市场需求的变化和环境保护的要求。在政府的积极支持和引导下,通过合理的规划和管理,老门县牛蛙养殖有望实现可持续发展,为当地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做出更大贡献。

养殖发发网
刺参野生和养殖区别 奶牛养殖中都用什么药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