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肉牛和散养肉牛
以下是关于养殖肉牛和散养肉牛的一些信息:
散养肉牛的特点:体躯丰满、增重快、饲料利用率高、产肉性能好,肉质口感好。其肉质方面,肥度中等以上的牛肉,通常切面呈大理石纹状,肌肉呈棕红色,结缔组织为白色,脂肪为淡黄色或深黄色。六岁以上经育肥的健牛,肉呈暗红色,肉质较为粗硬。肉色呈深红色,肉质较软,结缔组织较少,脂肪淡黄色,肉味鲜美。
散养和圈养的区别:
散养(放养):生长发育较慢,牛比较瘦;不需要有太多的饲养管理,人工成本和饲料成本降低;对于疫病防控较少或不易防控,一旦出现疫情,难以控制;不利于集约化、规模化发展;由于牛有更多活动空间,所以肉质会比圈养好。
圈养:牛生长发育快,饲草转化成牛肉的比例提高,单位草量能产出更多的牛肉,饲养周期可缩短一半时间,周转快,效益高;积肥多;疾病少,产犊成活率高;促进植被的恢复,解决林牧矛盾,有利于饲草业商品化,带动草食动物生产向集约化、规模化发展。
一般有放养条件的可以选择放养,注意饮水、防偷等方面,奶牛及母牛适合放养或栓放结合,注意卫生环境;圈养比较适合育肥牛,生长速度较快,饲料报酬比放养高。
养殖成本和周期:300 斤的牛苗养殖到 1000 斤,散养的成本需要 1500 - 1800 元,周期长一点,估计要 9 - 10 个月左右。如果纯粹圈养周期可以缩短 1 - 2 个月。圈养一头肉牛的养殖成本要 1500 元左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