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特种野生鱼养殖
云南特种野生鱼养殖概述
云南由于其复杂的地理环境和多样的生态系统,拥有丰富的鱼类资源。2021年,云南共记录有鱼类671种,其中土著种636种,种数居全国各省之首。这些鱼类资源不仅具有重要的生态价值,还具有巨大的经济潜力。为了保护和利用这些资源,云南在特种野生鱼的养殖方面进行了大量的探索和实践。
特种野生鱼的驯养繁育技术
特种野生鱼的驯养繁育主要包括以下几个关键步骤:
1. 驯养对象的确定在选择驯养对象时,需要了解拟驯养鱼的个体形态、栖息习性、生长发育、繁殖能力、食性、洄游与分布、外界环境适应性等生物学特性。优先选择生活在静水(江河缓水区)中的种类,以食性杂、繁殖率高、生长快、肉质好的种类作为驯养对象。
2. 选择驯养地点和修建养殖池
地点选择最好是与该物种原生存水域在同一水系流域内,水量充足、水质良好,有流水条件且交通相对方便。新建的养殖池需要彻底清洗干净,太阳曝晒几天后注水,若池埂是水泥池,要使养殖池埂壁着生一些藻类,池底适当铺设鹅卵石,避免野生亲鱼在适应新环境过程中擦伤。
3. 采集野生亲体野生鱼捕捞要通过渔政管理部门,特别是国家保护动物还要办理《水生野生动物驯养繁殖许可证》。捕捞时尽量使用地笼、网眼小的网具,避免使用刺网,以减少对野生鱼的伤害。选择中小个体进行养殖较易存活。
4. 池塘驯养在驯养过程中,应尽量模拟野生鱼的原生存环境,并根据其食性投喂喜食的饵料。投喂需设置投饲台,采用筛绢缝制成圆形,直径50厘米,距池底10~20厘米,投饲台设置要考虑安静和方便投饲。
5. 培育到性成熟将养殖池尽量模拟原生存环境,对驯养成功的野生鱼投喂促进性腺成熟的饵料,并经常进行流水刺激。
6. 人工繁殖根据调查了解驯养的野生鱼在原自然环境中的繁殖季节,挑选在养殖池中性腺成熟较好的个体,使用性激素药物催产,人工授精、孵化出鱼苗。
7. 苗种培育刚孵化出来的鱼苗个体较弱小,需要提供适合的饵料才能摄食。例如,大多数鲤科鱼类刚孵化出来的鱼苗开口饵料是轮虫等浮游动物。但野生鱼相对喜欢水质清新的环境,因此如何培育或投喂适合幼小鱼苗喜食的饵料即刚孵化鱼苗的开口饵料是关键点。
8. 疾病防治
野生鱼驯养中疾病防治要注意两个方面:一是从自然水域采集到的野生个体进入养殖池阶段的疾病主要是水霉病,因采集捕捞、运输过程中造成鱼体表受伤、鳞片脱落或逆水跳跃碰撞受伤,容易受水霉菌感染所致;二是繁育出来的鱼苗在规模化集中培育鱼苗过程中容易得病,特别是冷水性鱼的鱼苗生长慢、易得病、难治疗,另外,野生鱼对药物较敏感,需特别加以重视。
特种野生鱼的经济价值
特种野生鱼的养殖不仅有助于保护生物多样性,还具有显著的经济价值。例如,滇池金线鲃是一种国家Ⅱ级保护野生动物,为中国濒危特有鱼类,也是云南特有的一种经济鱼类,属国内名贵鱼类。它具有滋阴调元、暖肾填精的功效,主治虚劳损伤、肾虚滑精等症。其肉质细嫩,味道鲜美,营养元素丰富,是鱼中的上等佳品。
云南特种野生鱼的养殖是一个复杂但极具前景的过程。通过科学的驯养繁育技术,不仅可以有效保护这些珍贵的鱼类资源,还能为当地经济发展提供新的动力。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市场的不断扩大,云南特种野生鱼养殖将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