蝎子养殖群蜕
蝎子养殖群蜕
具有抗癌、解毒、止痛等功能。以全蝎烹调的菜肴为中国一大名菜,社会需求量很大。近几年野生资源缺少,人工养殖成为一项利国利民的家庭致富的好门路。
家庭养蝎的技术和方法
家庭养蝎投资少,省工省力,技术不复杂,经济效益高。利用10平方米闲房室内养殖7500条母蝎,2500条公蝎,每条母蝎每年可产仔蝎20条,每条仔蝎售价三角线,年收入可达4~5万元。
蝎子的生活习性
蝎子喜群居,好静不好动,有识窝和认群的习性,昼伏夜出进行捕食、饮水和交尾活动。出生后的幼蝎在7~10天内可以不吃食物,靠卵黄供应营养照样生长。4~6天开始第一次蜕皮,蜕皮后呈棕黄色,称为二龄蝎。刚蜕皮的仔蝎明显增大,在母蝎周围活动,母蝎乘仔蝎离开自身的机会,用尾刺将自己背上仔蝎蜕下的皮开掉。待清理干净后,仔蝎又重新爬到母蝎背上由母蝎继续背负。再过4~5天后,仔蝎离开母背而独立生活,仔蝎在母背上约十天左右。它的主要任务就是保护仔蝎,寻找安全环境。在这期间如若母蝎受惊,母蝎就会将仔蝎抛弃或吃掉而逃走。蝎子从生到能繁殖需经过6次蜕皮,成为7龄蝎即为成蝎,在自然环境中需要三年时间,恒温和半恒温人工养殖需要1~2年时间。成蝎可以连续繁殖5天,寿命可达8年。
家庭养蝎技术
家庭养蝎技术适合于城乡居民和下岗职工利用闲置的房屋室内小规模养蝎者应用。
室内池养法
室内池养法就是在室内建池养蝎,选择或建一个适合蝎子生活习性的蝎房。在选择或建造蝎池和蝎房时,、通风、保温、排水是否良好,光照是否充足等。蝎池的建造,可根据蝎房的大小和高低在室内用砖砌成一排池子。池子的长度多少可根据养蝎多少而定。宽为 米,高为 米,这样操作人员即能伸手够到对面,又能弯腰够到池底。但池壁一定要用水泥抹光,而且池壁上端四周要贴上 米高的玻璃或塑料膜,以防蝎子爬出外逃。池内用砖或瓦片垒成蝎子栖息的假山。利用池养法的湿度易于控制,但要经常清理并严防鼠害、蚁害和杂物污染。
室内层架盆养法
室内层架盆养法是在室内靠近墙壁用 厘米的三角铁或其它材料搭起高 米,宽 米,层与层之间 米的多层架子。在架子的各层放内径为 米,高为 米的塑料盆。塑料盆内壁必需光滑,以免蝎子爬出盆外而逃。在盆底放一层3厘米厚无农药和没被化肥污染的风化土,摊平压实。在盆内距盆边8厘米的盆中央颠倒叠放玻璃钢瓦片,瓦片叠放的高度可略高过盆上口,这样可增大饲养面积。
放养密度
放养密度一般是根据蝎子的龄期而定。每平方米放养2~3龄仔蝎8000条;4~5龄青年蝎4500条;成蝎为3000条;种孕蝎为1000条。
温度
温度对蝎子的生长发育和繁殖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在自然界中,温度在8℃~10℃时蝎子开始冬眠,温度在10℃~12℃时蝎子开始起蜇活动;温度在22℃~35℃之间,生长发育正常;温度在33℃~36℃时活动最旺盛,食欲也最强。当温度超过39℃时,蝎子处于半昏迷状态,潜伏于窝内不吃不动。温度在18℃~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