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禽

牛蛙养殖活体怎么养殖好

2025-02-21 08:52:57 次浏览

牛蛙养殖活体的养殖方法

牛蛙是一种经济价值较高的食用蛙,其肉质鲜嫩,营养丰富,市场需求量大。为了帮助养殖户更好地进行牛蛙养殖,以下是详细的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

养殖场地选择

牛蛙是两栖动物,养殖场地的选择需要满足其生活习性。理想的养殖场地应该是环境幽静、背风向阳、冬暖夏凉,并且交通便利。牛蛙对水质要求较高,因此养殖场地必须有充足的水源,排灌方便,最好靠近水质良好、无污染的河流、湖泊、水库或有流动泉水的地方。

养殖池建造

养殖池的面积不宜过大,一般在1000至2000平方米之间。蛙池四周用红砖砌围墙,围墙地上部分高 米,地下深入40厘米,以防牛蛙打洞逃跑。蛙池与围墙之间留2米宽的斜坡空地,上面种植一些植物或杂草,供牛蛙休息或捕食。蛙池四角可以种植水浮莲,围墙外有树木遮荫或搭遮荫棚。

苗种放养

在放养苗种之前,蛙池需要进行消毒。消毒方法是每亩使用生石灰50公斤全池泼撒,10天后可以投放牛蛙苗。放养密度根据幼蛙的规格而定:规格为50克的幼蛙每平方米放养50只;规格为100克的幼蛙每平方米放养20只。放养时,幼蛙需要用20毫克/升的高锰酸钾溶液浸洗10分钟。

饲养管理

牛蛙的饲料以动物性饵料和配合饲料相结合。动物性饵料包括天然饵料(如蛾类、青虫、蝗虫、小杂鱼等)和人工性饵料(如蚯蚓、黄粉虫、蚕蛹、动物内脏)。配合饲料是膨化颗粒饵料。投喂时以动物性饵料为主,配合饲料为辅,每天投喂3次。牛蛙生长速度很快,50克的幼蛙一般养殖7个月后体重达到250克以上即可捕捉上市。

分池养殖

考虑到牛蛙的生长特点、变态过程、残杀习性(成蛙吃小蛙,小蛙吃蝌蚪)和蛰伏习惯,牛蛙在各个发育阶段应分池养殖。一个标准的养蛙场应包括蛙的产卵池、孵化池、蝌蚪池、幼蛙池、商品蛙池和种蛙池。这些池塘的规格和用途如下:

  1. 产卵池:又叫亲蛙池,池水深度20-30厘米为宜,水面约占全池面积的1/3,靠水处应筑成斜坡,以便于亲蛙上岸栖息。夏日应注意遮荫,水中有水草。

  2. 孵化池:一般为水泥池,不用太大,2-3平方米即可,水深20-40厘米,池底最好铺上6厘米厚的沙子。

  3. 蝌蚪池:最好也建水泥池,也可建土池。蝌蚪在孵化池中稍养大后移入蝌蚪池。蝌蚪池的面积宜稍大,一般为20-30平方米,水深30-80厘米。

  4. 幼蛙池:可专门用来养殖变态后2个月的幼蛙,这个时候的幼蛙捕食能力较差,需要加强关注,是人工驯食诱饵的好机会。

  5. 商品蛙池:主要用来养殖2个月以上的幼蛙和成蛙。如果是集约化精养牛蛙,就需要建造商品蛙池,外形多为长方形,水深保持在40厘米左右,夏季能达到80-100厘米水深。

  6. 种蛙池:主要用于高密度养殖产卵量高的壮蛙,待发情期再移入产卵池。

稻蛙模式

稻田是蛙类的自然栖息场所,适于牛蛙的生长发育;蛙又是农作物害虫的天敌。因此,稻田养蛙既能减少水稻病虫害,又能增加效益。具体做法如下:

  1. 稻田选择:养蛙稻田要求天旱不缺水,雨涝不淹没,宜选择水源丰富、排灌方便、保水性好、田埂宽而稳的稻田。面积以666~1300平方米为宜。

  2. 稻田清整:插秧前,稻田要施

养殖发发网
山西鹌鹑养殖 小蝎子回收养殖合法吗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