灌云欣荣鸵鸟养殖
鸵鸟养殖方法与技术
鸵鸟是一种大型的非飞行鸟类,主要分布在非洲的稀树草原和沙漠草地地带。随着鸵鸟养殖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尝试在私人农场中养殖鸵鸟。以下是关于鸵鸟养殖的一些方法和技术。
修建鸵鸟养殖鸟舍
鸵鸟舍分为育雏舍和种鸟舍。育雏舍的面积一般为30平方米,可以容纳30只雏鸟。种鸟舍通常以3只为一组,面积应在10平方米以上,高度在 到3米之间。大门需要足够宽,以便鸵鸟自由出入。鸟舍外应修建一个运动场,其面积应是鸟舍面积的 到3倍。
鸵鸟育雏期饲养管理
鸵鸟由鸵鸟蛋孵化而成,0到3月龄是鸵鸟的育雏期。刚出壳2到3天的鸵鸟可以开始饮水,水中应添加 %的高锰酸钾。饮水2小时后可以喂食,新鲜的青草、菜叶、熟鸡蛋切碎都可以作为雏鸟的开口料。雏鸟的饲喂应遵循“勤添少喂”的原则,7天之后可以开始饲喂全价颗粒饲料。
育成鸵鸟的饲养管理
4到6月龄是鸵鸟的育成期。此时,鸵鸟具备了一定的抗病能力,并能适应外界的自然环境。每日的饲料应根据育成期鸵鸟的营养需求合理配制,特别是钙磷比例要均衡。还需要适量补充精饲料,如果条件允许,可以采用放牧饲养,但要注意防止丢失。鸟舍和运动场应垫一层15到20厘米厚的细沙,鸵鸟喜欢用沙子清洁体表的寄生虫。
产蛋鸵鸟的饲养管理
产蛋期的鸵鸟需要分群、定量、定时饲喂。每只产蛋期的雌性鸵鸟,饲喂时应先喂粗饲料,后喂精饲料,每天饲喂3次为宜。精饲料的饲喂量约为每天3斤,粗饲料的饲喂量则应在每天10斤以上。鸵鸟在产蛋前1个月应进行配偶分群饲养,一般标准是3只雌性鸵鸟和1只雄性鸵鸟为一个小群。
相关疾病的预防治疗
鸵鸟常见的疾病包括大肠杆菌病、支气管炎、痢疾、禽流感、新城疫等。特别是在雏鸟阶段,鸵鸟很容易患病,身体抵抗力较差。对于常见的传染病,可以在雏鸟2月龄时进行疫苗接种。每周对运动场和鸟舍进行一次彻底消毒,保持鸟舍干净、清洁、通风,都有助于预防鸵鸟的各种疾病。
鸵鸟养殖的注意事项
饲养场地选择:养殖鸵鸟应选择排水良好的沙质土地带,避免在嘈杂的环境中养殖。场地周围需用铁丝网围成至少两米高的围栏,以防止鸵鸟受伤或逃跑。
饲料选择:鸵鸟是杂食动物,消化功能较好。饲料选择上应避免能量过高的饲料,以免造成营养过剩。应适当增加粗饲料的用量,以促进后消化道微生物的生长。
交配期限管理:雌鸵鸟发情时会有明显的表现,如动作变得温柔,主动接近雄鸵鸟等。交配后,雌鸟会在1到2周内产卵。人工饲养条件下,应及时取出产下的蛋,以促使雌鸟连续产蛋。良好的饲养管理有助于提高鸵鸟的产蛋量。
疾病防治:育雏期是鸵鸟各种疾病的高发期,也是养殖成功的关键时期。应特别注意呼吸道感染等疾病的发生,保持鸟舍环境的清洁和卫生,定期消毒,及时隔离和治疗病鸟。
鸵鸟养殖是一项具有发展前景的产业,但需要科学的管理和技术的支持。通过合理的饲养管理、疾病预防和环境控制,可以有效提高鸵鸟的养殖效益。希望以上信息对灌云欣荣鸵鸟养殖有所帮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