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玉蜗牛养殖教学
白玉蜗牛养殖前期工作和经验教学
白玉蜗牛是通过长期的反复改良、筛选、培育而成的,在人工养殖过程中,、繁殖的环境。以下是详细的养殖教学:
养殖前的准备工作
蜗牛是自然界中的野生动物,人工养殖时需要模拟其自然生长环境,确保其在人工环境中健康快速地生长。
场地和养殖方式的选择
室外养殖:省时省力,能缩短生长周期并提高经济效率,应予以大力推广。选择阴暗潮湿、背风避光、土质疏松、排水良好、相对清静的场地。周围搭建防逃围栏,地表布置好供蜗牛栖息的各类杂物(最好事先种上青绿饲料或菜类),形成蜗牛生长的人工绿色植被。挖好排水沟,投入种螺,一般每亩可放养种螺2000只。每天中、下午洒水几次,有条件的话,最好安装管网和万向式喷头,以保证蜗牛的湿度需要并减轻劳动强度。
室内养殖:在该房屋内搭建层垫箱式水泥池或摆放木箱用以放养。初养者由于各方面尚处在探索阶段,一般以木箱放养较为合适。饲养箱加盖后的高度应在20至25厘米、长60厘米、宽45厘米左右,板材厚度为 厘米,最好用杉木板或其他旧木板。放养小蜗牛的饲养箱则应做得严实一些,以防外逃。
饲养土的置备
选择含腐殖质相对丰富且疏松的沙性菜园土,严防采用有蚂蚁活动的或刚施用过化肥农药的菜园土作饲养土用。待用的饲养土最好经过暴晒,进行杀虫灭菌处理。
种蜗牛的选择
选择适应性强、大小适中(一般在30克以上)、肉质洁白、饱满沉重、反应灵敏的,并在室内养殖的白玉蜗牛做种。
如何促使白玉蜗牛交配产卵
增加蛋白质含量较高的动物性饲料和矿物质饲料的比例。
适当增加光照:白玉蜗牛的生活、生长、繁殖也需要一定的光照。种螺若长期饲养在黑暗的环境中,会极大地抑制它们的交配产卵。每天给种螺保持10来个小时的光照,以红色光线为佳。必要时,可直接将种螺移至室外,但切忌太阳强光的直射。
增加放养密度:常规的种螺放养密度一般为每平方米200只左右,这对一般种螺的性腺剌激就较为冷落。具体方法是:先根据种螺的数量选择一只或数只木箱放入种螺,以半箱为宜,不得投放饲料,盖好箱盖又保持通风,待10来个小时以后,再分移至原养殖处,放养密度以每平方300只左右为佳,待种螺基本交配后,再按常规密度放养。
白玉蜗牛卵的孵化
母螺产卵后,因卵的表面有一层保护膜,所以不能用手直接接触蜗牛卵,要用调干及时地将卵收集起来,放入孵化箱。孵化箱的规格为50乘以25乘以10公分,以陈旧杉木为佳。箱底层先放一公分的沙性饲养土,然后放上蜗牛卵,再在蜗牛卵上覆盖一公分左右的沙性土即可。每天给予喷水(雾状)两次,湿度为滋润。在25度左右的温度中大约12天左右被孵化出来,温度越高孵化时间越短。幼蜗牛孵化出来以后,用小调干把它捡出投入饲养箱喂养。
饲料的投喂和管理
白玉蜗牛的食性广而杂,是杂食性动物。常用的青绿饲料有:含有大量叶绿素及多种蛋白质、矿物质和维生素的蔬菜、某些树叶、水生植物、多叶农作物的茎叶,如:大白菜、莴苣、包菜、丝瓜、豆类及各种瓜果、滕本植物的叶等都是蜗牛的上好饲料。同时也可以选择一些适口性较好的如:玉米粉、米糠等精饲料或适量的小鸡、小猪料等,并把所喂饲料用水搅拌至半湿。在养殖土中,可以添加陈旧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