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林土鸡生态养殖
山林土鸡生态养殖的优势和方法
山林土鸡生态养殖是一种利用自然环境,让土鸡在山林中自由活动、采食天然饲料的养殖模式。这种养殖方式不仅能提高鸡肉的品质,还能有效利用自然资源,实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双赢。
优势
防疫安全:山林果园位置偏僻,面积大,有利于鸡群的防疫安全。
自然饲料:鸡群在树林中自由活动,采食大量的杂草和野生虫蚁,既可使林木免遭虫害侵袭,又可充分利用自然生态饲料,减少因集约化饲养增加的药物和能源的消耗。
土地资源利用:合理利用土地资源,同时鸡粪还田,既缓解了养殖业造成的环境的严重污染,又减少了林地的化肥使用量,鸡粪中含有蛋白质及其他营养物质,可作为林园中蚯蚓、昆虫等动物的营养物质,从而为鸡提供丰富蛋白质饲料,节约生产成本。
优质无公害:山林果园养殖的鸡优质无公害,风味独特,经济效益高。
改良土壤:通过放养鸡可改良山地、竹林、果园的土壤品质,改变目前产区单一的农业生产结构,达到种养结合,形成综合效益。
具体方法
养殖环境:选择无污染的山林地区,要求场舍周围5公里范围内没有大的污染源,有丰富的草料,且有小溪、山泉水最佳。山地坡度以不超过25为宜,且背风向阳、绿树成荫、水源充裕、取水方便。
种类选择:根据市场需求和生产需要选择品种,一般肉用鸡种、兼用型鸡种和蛋用鸡种的公雏及农村的草鸡都可作为生态肉鸡品种,可因地制宜选择,通常以兼用型鸡种最好。
养殖季节:选择合适的育雏季节,一般最好选择3~6月份育雏。因为这一时段气温由低到高,光照充足,有利鸡的生长发育,有利育雏成活率的提高。
营养供给:在育雏和育成阶段,要按照鸡生长阶段的营养需要,保证雏鸡、育成鸡和成年鸡的饲料供给和补充。进入放养期并具有较强的自由捕食能力后,人工补料可逐渐减少到每日2~3次,并注意早晨少喂,晚上多喂。
病毒病防治:雏鸡7~10日龄用新支二联四价疫苗饮水或滴鼻首免,18日龄二免,60日龄以上用新城疫I系肌肉注射。每次做疫苗前后要用七味抗毒饮饮水,可以有效提高疫苗免疫力和机体抗病力,平时用恒杰康拌料,减少新城疫的发病率。
实践案例
在某些地区,例如凤凰县腊尔山镇,林下生态养鸡已经成为当地的特色产业。利用丰富的林地资源,村民们大力发展林下经济和生态种植养殖产业,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双赢局面,全面推动了农业产业的提质增效,为实现乡村振兴注入了源源不断的发展动能。
山林土鸡生态养殖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农业模式,它不仅能够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和市场竞争力,还能有效保护和利用自然资源,促进农业的绿色发展。通过科学的管理和技术的应用,农民可以在实现经济效益的同时,保护生态环境,推动乡村振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