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山土鸡养殖
纪山土鸡养殖
放养管理1. 初次放养:初次放养的用于纯土鸡扩群的鸡,必须是通过严格检疫的健康半土鸡或其他优良品种鸡,数量要在500羽以上。
- 平时放养:逐步训练鸡群白天漫山遍野自由觅食,夜间回到舍内栖息。注意当少数鸡只拒绝驯化,坚持在野外栖息时,不可强迫其回鸡舍,而要温和驯化,使其随大群入鸡舍栖息。在放养场地分点放置饮水器具,每天更换1次饮水,以保证鸡只饮水清洁充足。大部分母鸡进入产蛋期后会到事先设置的产蛋窝内下蛋,但也会出现少数母鸡在荆棘野草丛中产蛋。此时注意不可将母鸡强赶到产蛋窝,以免引起应激反应而影响产蛋。
种草植树每年要趁雨季人工撒种,宜选择抗旱力强的牧草种子;同时进行植树造林,以栽植经济树种为好。这样做既可绿化荒山坡地、使放养场地牧草品种多样化,又能为土鸡活动创造一个更加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当果园杂草老化时,可隔一段距离割一片草,以促使嫩青草从根部长出。另外,还要在果树地种植紫花苜蓿、普那苣菊等优质牧草,注意不同牧草要间隔种植。开花型牧草能够招蜂引蝶,蜜蜂采蜜可使牧草结出更多籽实,引来的蝶类,其卵、幼虫、成虫、虫蛹等皆可供土鸡觅食。
预防鼠害在野外放养土鸡,狐狸、黄鼠狼、雄鹰虽已不多见,但有时仍会出现崖鼠、老鼠等,主要对1周龄的土鸡产生危害。管理人员要定期做好巡查工作,除了每天给定位的饮水器换水外,还要清点雏鸡数量,若有减少现象,应及时查明原因,采取防护措施。
免疫接种与消毒在野生环境中放养的土鸡,不分公母比例而自然形成多元化杂交优势,鸡只体格健壮,机体免疫力和抗病能力强,且因放养密度小而很少发生疫病或常见病。
养殖技术
养殖季节土鸡要选择生态环境优越的天然草原、天然山地、果园田野等适合放牧的场地饲养。要求场舍周围5公里范围内没有大的污染源,有丰富的草料,且有小溪、山泉水最佳,其山地坡度以不超过25°为宜,且背风向阳、绿树成荫、水源充裕、取水方便。规模养殖还要求道路交通和电源有保障,便于饲料和产品运输和加工。
饲料供给在育雏和育成阶段,要按照鸡生长阶段的营养需要,保证雏鸡、育成鸡和成年鸡的饲料供给和补充。一般放牧前要求每日饲喂5~6次,同时保证充足清洁饮水。进入放养期并具有较强的自由捕食能力后,人工补料可逐渐减少到每日2~3次,并注意早晨少喂,晚上多喂。
放养训练土鸡的放养训练是饲养中的关键环节,要从幼雏抓起。雏鸡在舍内饲养4周后,体重达到200克左右,此时改为有草地、有围栏的场地散养,有目的地训练鸡条件反射,经过一定时间的训练,雏鸡听到人为的声音就回来吃食饮水。此时应抓住时机训练鸡群觅食饲料和捕食牧草的能力,经过约4~6周训练,雏鸡形成了条件反射,鸡个体重达到500克左右时,已具备了放养的基本条件,可以把鸡群散放到预先圈定的放牧场地,开始鸡的自然生态饲养,让鸡群在开阔的山野各展其能,自由自在地捕捉昆虫,寻觅草子,啄食嫩草。
疾病防治土鸡的生长期以放养为主,大部分时间在野外活动,且生态鸡生长期相对较长,一般需要4~5个月,随时都有可能传染各种疾病。为此,必须切实做好鸡的免疫接种工作。鸡疫病防治重在防,贵在早,从出雏以后的第一天就要接种鸡马
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