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羊的养殖预防知识
山羊养殖的预防知识
一、羊舍的清洁与消毒在清洁干燥的环境里,山羊能健康地生活,生长发育良好。羊舍应选择在地势较高、通风向阳、排水好、较干燥的地方。羊舍建筑以楼式或高床式为宜,以保持羊舍干燥、清洁。消毒的目的是为了杀灭病原微生物,消灭传染病源,防止传染病的发生和流行。应坚持春秋季节对羊舍、用具和运动场等的定期消毒。常用的消毒药品有20%新鲜石灰水、2%烧碱水或3%的来苏儿水喷雾消毒,也可以用热草木灰撒布消毒。
二、粪便的处理羊舍的粪便要集中堆积,发酵处理,以杀死病原微生物、寄生虫卵及幼虫。在密封的粪堆中,温度可以达到55至70度,在夏季经过7天,冬季15天左右,虫卵、幼虫都可全部死亡。堆肥时如果能每吨粪便中加入20公斤过磷酸钙,更能提高肥效。利用粪便制造沼气,可杀灭病菌、虫卵和幼虫,有利于除害灭病,防止寄生虫的传播,同时可利用沼气做燃料。
三、定期预防注射每年春、秋两季,给羊只定期注射疫苗,使其获得免疫力,以保护羊群不致受到传染病的危害。定期预防注射用的疫(菌)苗或类毒素,使用疫苗的种类根据当地山羊流行的疫病种类决定。(菌)主要有羊用三联疫苗、炭疽菌苗、口蹄疫疫苗及羊布氏杆菌病1号弱毒苗等。各种疫(菌)苗的保存和使用方法及剂量,应严格按照各种制品的说明书规定执行。
四、山羊传染病的控制当山羊群发生传染病时,必须严格控制羊只和人员出入,病羊进行隔离饲养,严格进行环境消毒,用高免血清或抗毒素进行紧急预防注射。病羊根据不同病原在进行紧急预防注射的同时,细菌性传染病可结合多种抗菌素进行对症治疗,病毒性传染病可结合使用抗病毒类药物和抗菌素类药物进行对症治疗和防止继发感染。
五、驱虫和药浴患体内外寄生虫病的山羊,轻者身体消瘦、生长缓慢、发育受阻、繁殖力下降、板皮质量受损,重者可致死。因此,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并做到定期驱虫和药浴。体内寄生虫主要包括:球虫、胃肠蠕虫、肺线虫、绦虫、肝片吸虫等;体外寄生虫包括:疥、螨、蛋、蜱、虱、蝇等;血液寄生虫包括:微粒孢子虫、焦虫等。
六、山羊的常见病及防治1. 贫血病:症状为精神呆滞,倦怠无活力,眼粘膜及齿龈苍白。防治方法包括改良营养,驱除寄生虫,日粮中添加铁。
流产:症状为胎儿夭折(约有15%孕羊)。防治方法包括加强饲养管理,防止剧烈运动或撞伤,预防感染。
瘤胃胀气:症状为瘤胃膨胀,羊体左侧可见膨胀鼓气。防治方法包括避免豆科牧草采食过速、过量,让羊站立和行走,灌服棕榈油或石蜡油。
腹泻(下痢):症状为粪便稀软或成水样。防治方法包括停食,补充电解质溶液(口服盐水)。细菌性腹泻用抗革兰氏阴性菌抗生素,广谱抗生素或磺胺类药物治疗。由蠕虫或球虫引起的腹泻,控制病症并驱虫。
腐蹄病:症状为跛行,蹄部发炎,肿胀,趾间常出现皮炎。防治方法包括将趾间脓肿切开并彻底消毒,用氯霉素,10%甲醛溶液或75%漂白粉水溶液浸浴患部,严重病例注射青霉素。
乳房炎:症状为乳房发炎,出现硬结,奶呈血样、稀薄或带凝块。
红眼病(传染性角膜炎):症状为初期流泪,眼睛内部发红,后角膜出现白翳,甚至失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