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禽

肉牛养殖误区

2025-02-08 09:09:43 次浏览

肉牛养殖的常见误区

误区一:只喂粗料不喂精料不少新手养牛时会有一种传统的观念,认为牛只吃草便可以生长。因此,他们会降低饲料中精料的比例,甚至不喂精料。实际上,这种做法无法满足牛的最大生长对营养的需求,尤其是对于一些大型肉牛来说,更是如此。只喂粗料会导致牛的生长速度变慢,出栏时间延迟,最终饲养成本不会比别人低,还会增加养殖时间并影响牛的体重。

误区二:让牛自由采食一些新手觉得经常喂牛比较费事,便一次添加过多的饲料让牛自由采食。这是一种错误的饲喂方式。牛属于复胃动物,不同于猪、鸡等单胃动物,采食后需要充足的时间反刍。让牛自由采食会影响牛的食欲,容易引起瘤胃积食、瘤胃鼓胀以及前胃弛缓等疾病。牛采食大量饲料并不能完全消化吸收,会造成饲料的浪费。通常情况下,每天饲喂2~3次为宜,每次间隔6~8小时以上,每次饲喂八九成饱,以保持牛的食欲。

误区三:重治疗轻预防许多新手养牛时都有重治疗轻预防的思维,认为预防既浪费时间又浪费金钱。牛生病后的治疗不仅会花费不少的医疗费用,而且在很长一段时间内牛都不会生长。要想养好牛,必须充分了解“养重于防,防重于治”这句话的重要性。

误区四:不敢自繁自育由于自繁自育周期长、投资大且程序多,不少新手并不敢自繁自育,而是选择育肥。对于新手来说,育肥存在很多困难,包括容易受骗上当、牛病难防治以及应激大饲养过渡困难等问题。相比之下,自繁自育质量有保证、无应激且不会受骗,对老手来说可能更为稳妥。

误区五:坐等牛贩上门在现代社会,酒香也怕巷子深。如果你有很多牛却找不到销路,只能等着牛经济人或牛贩子上门,这时一定会被严重压价。若自己能够找到销路,与较多牛经济人、牛贩子以及屠宰场有联系,到时谁给的价钱高就卖给谁。养牛已经很困难了,卖牛更不是问题。

误区六:认为仔肉牛腹泻不可避免仔肉牛腹泻是养肉牛业中的一大难题,一些养殖户认为仔肉牛腹泻不可避免。对于断奶后大肠杆菌性腹泻来说,营养和饲料管理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通过科学的管理和预防,可以有效减少仔肉牛腹泻的发生。

误区七:对呼吸道疾病单一治疗呼吸道疾病是肉牛场的一种顽疾,广大养殖业主深受其害。呼吸道疾病的季节性和个体差异逐渐淡化,一年四季都可能发生并且是全群发病。恶劣的空气和强烈的温度变化是引起严重呼吸道疾病的外部因素。外界环境的剧烈变化必然会引起肉牛群一系列的不良反应,肉牛群出现呼吸道症状其实是环境不舒适的标志。

误区八:肉牛喂猪饲料长得快有些养殖户认为可以用猪饲料来喂养肉牛,并且认为这样可以让肉牛长得更快。这种做法并不科学。不同种类的动物对营养的需求是不同的,猪饲料并不能满足肉牛的生长需求,反而可能导致营养不平衡和健康问题。

误区九:忽视牛舍环境有些养牛户对牛舍环境不够重视,导致牛舍环境较差。牛舍环境会直接影响到牛的生长和健康,环境较差的情况下,牛不仅生长速度下降,而且容易发生各类疫病。因此,养牛户应做好牛舍环境卫生工作,定期清理粪污、消毒和通风,以保持牛舍的干净和卫生。

误区十:不防疫不驱虫部分养牛户认为牛抵抗力强不易生病,或者怕给牛防疫、驱虫麻烦,进而选择不给牛做防疫、驱虫。在现在牛病疫情流行较为严重的情况下,不防疫不驱虫会使牛非常容易患传染性疫病或寄生虫病。养牛户应根据当地疫病流行情况制定科学有效的防疫程序,必须做的防疫包括牛口蹄疫、牛传染性胸膜肺炎及牛巴氏杆菌病等,驱虫则可以选择春秋两季进行。

通过避免这些常见的误区,养牛户可以更好地管理和发展自己的养牛事业,提高养殖效率和经济效益。

养殖发发网
中国奶牛养殖的过程 鸭子日常怎么养殖好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