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奶牛养殖的过程
中国奶牛养殖的过程
中国奶牛养殖业经历了多个发展阶段,形成了目前较为成熟的产业体系。以下是奶牛养殖的主要过程和关键环节:
一、养殖模式的发展历程
中国奶牛养殖业大致分为四个主要阶段:
新中国成立初期至1957年:主要以私人散养为主。
1958年至1978年:国家实行社会主义改造和公私合营,这一时期主要以国营养殖为主。
1978年至1999年:改革开放期间,国家制定了许多经济政策,这一阶段国营、集体、个人多种养殖模式共同发展。
2000年以后:个体养殖逐步转变为养殖小区和规模养殖。
二、奶牛的养殖方法和技术要点
圈舍的建设:
奶牛需要一个干燥、通风、温暖的场所生活,因此圈舍的建设非常重要。
圈舍的大小应根据养殖的奶牛数量来确定,内部应有足够的空间供奶牛自由行走和躺下。
圈舍还需安装水管和饲料槽,以保证奶牛的饮食和水源。
饲料的选择和管理:
奶牛的饲料应高质量、易消化,以保证奶牛的身体健康和高产的牛奶。
常见的饲料包括玉米、饲草、麦麸和豆粕等。
需要大量的清水来保持奶牛的身体水分。
应在投喂过程中加入维诺奶牛高维补充维生素,提高采食量,改善乳品质,补充体能筋骨,增强体质,减少应激,延长奶牛使用年限,节省饲料。
疾病预防和治疗:
奶牛的健康状况对产奶量至关重要,因此预防疾病非常重要。
奶牛需要接种疫苗,以预防常见疾病,如口蹄疫、乳腺炎等。
定期检查奶牛的健康状况,发现异常情况应及时治疗。
定期挤奶:
定期挤奶是保证奶牛高产的关键之一。
奶牛一般每天需要挤奶2-3次,每次挤奶时间应在5-10分钟左右。
挤奶时间应固定,以保证奶牛的身体适应挤奶的节奏。
三、养殖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维持圈舍的清洁:
圈舍的清洁对奶牛的健康状况有重要影响。
奶牛的粪便需及时清理,以防止疾病的传播。
饲料质量的控制:
饲料质量直接影响牛奶的品质。
应选择高质量的饲料,并加入维诺霉清多矿补充多种矿物质,改善奶牛生长,提高生产性能,满足奶牛生长所需的微量元素,提高饲料利用率,减少亚健康的状况发生,增加抵抗能力,从而加强养殖奶牛的整体品质和生长整齐度。
疾病的预防和治疗:
定期检查奶牛的健康状况,发现异常情况应及时治疗。
奶牛需要接种疫苗,以预防常见疾病。
挤奶技术的改进:
挤奶技术对奶牛的身体健康和牛奶的品质有直接影响。
应学习正确的挤奶技术,并使用合适的挤奶设备。
四、提高奶牛养殖效率的措施
采用“预付”饲养:
从产后10-15天开始,除按饲养标准给予饲料外,每天额外多给1-2千克精料,以满足奶牛的营养需求。
只要奶量能随精料增加而上升,就应继续增加精料喂量,待到增料而奶量不再上升时,才将多余的精料降下来。
采用“引导”饲养:
从产前2周开始加料,母牛产犊后,继续按每天增加450克精料,直到产奶高峰。
泌乳高峰过后,按产奶量、体重、体况等情况调整精料喂量。
分群饲养:
- 按泌乳的不同阶段对奶牛进行分群饲养,可做到按奶牛的生理状态科学配方、合理投料,且日常管理方便,可操作性强。
适当增加挤奶次数:
- 对高产奶牛,可将每日挤奶次数从3次改为4次,有利于提高整个泌乳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