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动物皮毛
养殖动物皮毛的加工步骤
养殖动物皮毛的加工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 取皮时间一般情况下,水貂毛皮在11月下旬至12月上旬成熟;狐、貉和獾毛皮在12月上旬至中旬成熟。毛皮动物的取皮工作需在毛皮成熟后进行,严禁对毛皮尚未成熟的动物进行提前取皮。
2. 处死方法毛皮动物处死应采用安全、人道、环保的方法,保证其在不出现激动、惊吓、痛苦的情况下实施,应避免对其他动物的干扰,防止其他动物受到惊吓。
电击法:对狐、貉等毛皮动物在嘴部和直肠施以电击,导致其立刻失去知觉后死亡。电击设备应在保证安全的条件下,由经过专业培训的人员进行操作。
药物法:用氯化 胆碱(50倍稀释,按每千克体重1毫克的剂量)或其他类似效果的麻醉剂,经肌肉注射使毛皮动物快速形成全身深度麻醉后死亡。使用单位应加强药物管理,确保用药安全。
窒息法:在封闭的室箱内,用一氧化碳或类似气体(浓度至少达到体积比1%),使毛皮动物在缺氧条件下,快速昏睡后死亡。
3. 剥皮剥皮操作应在毛皮动物死亡30分钟后进行。严禁在毛皮动物尚未彻底死亡的情况下剥皮。剥皮后的毛皮动物酮体应妥善处理,合理利用,严禁随意处置。
4. 刮油刮油是将剥下的皮毛进行油脂清理,以保证皮毛的质量。
5. 洗皮洗皮应采用脱脂锯末在转鼓内进行,先洗皮板、再洗毛被,最后在转笼内脱去锯末,转鼓和转笼速度18~20转/分,分别运转5~10分钟。
6. 上楦采用标准规格植板,按照操作规程进行,严禁过度拉伸。
7. 烘干一般采用设备风干的方法,烘干温度为18~25℃,相对湿度55~65%,烘干时间12~24小时。严禁毛皮在高温(28℃)或强烈日光照射下进行干燥。
养殖动物皮毛的处理方法
养殖动物皮毛的处理主要包括鲜皮加工和干燥皮肤的软化和清洁。
1. 鲜皮加工- 清理:剥好的鲜皮要及时清理干净,即蹄、耳、唇、尾等。将新鲜的皮洗净后,将肉挂在室外通风处或弱光下晒干,并经常翻动,直至八九成干。
- 硝制:将初级加工后的干皮在常温清水中浸泡16-18小时,使毛皮软化,恢复新鲜的皮肤状态。然后用清水冲洗污垢,用3g/L洗衣粉浸泡10分钟左右,用清水冲洗干净,捞出沥干。用洗衣粉浸泡时,一边听头发上的污垢,一边脱去皮板上的结缔组织。晾干时,注意拉伸皮板。等六成干了,就可以进行下一步了。
2. 干燥皮肤的软化和清洁- 软化:将初级加工后的干皮在常温清水中浸泡16-18小时,使毛皮软化,恢复新鲜的皮肤状态。
- 清洁:用清水冲洗污垢,用3g/L洗衣粉浸泡10分钟左右,用清水冲洗干净,捞出沥干。用洗衣粉浸泡时,一边听头发上的污垢,一边脱去皮板上的结缔组织。晾干时,注意拉伸皮板。等六成干了,就可以进行下一步了。
养殖动物皮毛的鞣制方法
鞣制方法主要有硝粉的烹饪方法、明矾煮法和鞣铬鞣制法。
1. 硝粉的烹饪方法- 特点:这是中国传统的烹饪毛皮的方法。该方法具有取材方便、产品柔软、毛皮洁白、皮板抗拉强度高的优点。该产品的耐水性和耐热性差,并且有难闻的气味。这个方法对于产量小的家庭还是可以用的。
- 步骤:将软化后的皮毛浸泡在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