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叶姜的养殖方法
花叶艳山姜的养殖方法
花叶艳山姜是一种观赏价值很高的植物,养殖时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最佳生长土壤花叶艳山姜栽培管理比较粗放,培养土应采用肥沃、排水良好的园土,并以腐熟的干粪拌过磷酸钙做基肥。氮肥不能过多,否则会影响叶片的色彩并使植株过于肥嫩。
最佳生长温度花叶艳山姜不耐寒,一般只能耐8℃左右的温度。当气温下降至10℃左右时,应将植株用纸包扎好,再套上塑料薄膜口袋,存放在房间内以越冬。
最佳生长光照花叶艳山姜适宜生长在明亮或半阴的环境。在室内养殖时,应放在光线明亮的地方。如果长期置于阴暗环境,叶色会褪绿,失去原有的鲜艳色彩。
施撒肥料在生长期,每月施肥1次,以磷、钾肥为主。盆土应保持湿润,夏、秋季应经常给叶面喷水。盛夏时应将植株放在半阴处,这样叶面斑纹会更显目。室外地栽时,应选择排水好的疏松壤土,春末夏初多见阳光,盛夏稍加遮阴,秋、冬季将根茎挖出放室内贮藏。
浇水要点花叶艳山姜喜欢湿润的气候环境,养殖时应注意保持土壤湿润,忌过分干燥。夏、秋季要经常给花叶艳山姜的叶面喷水,以增加空气湿度;冬季,花叶艳山姜处于休眠状态,要适当少浇水,遵循宁干勿湿的原则。
修剪要领分株时,应将母株从花盆内取出,抖掉多余的盆土,把盘结在一起的根系尽可能地分开,用锋利的小刀将其剖开成两株或两株以上。分出来的每一株都要带有相当的根系,并对其叶片进行适当的修剪,以利于成活。
盆土更换小苗装盆时,先在盆底放入2-2公分厚的粗粒基质或者陶粒作为滤水层,其上撒上一层充分腐熟的有机肥料作为基肥,厚度约为1-2公分,再盖上一层基质,厚约1-2公分,然后放入植株,以把肥料与根系分开,避免烧根。
分茎分茎繁殖一般在每年春末夏初结合换盆进行。操作时,将大丛花叶艳山姜从盆中倒出,然后分割成小丛,每丛3-5条,其中有新芽1-2个。地栽时,也可先将其分成小丛种于容器内培育2个月左右,待其长出新根后再定植。为了提高分株的成活率,分株时可剪去茎干下部的一些叶片以减少蒸腾,另外,分株上盆的新株要置于荫蔽处管理,并充分浇水。
组培尽管分茎法繁殖速度较快,但在需要大规模繁殖种苗时可采用组织培养法。操作时可先将母株的地下茎洗干净后用50{bf}的多菌灵1000倍液浸泡1天后放入黑色的塑料袋中在25℃左右的温度下催芽,当芽长至2厘米左右时剥取里面的生长点作外植体。初代培养的培养基为MS3毫克/升 毫克/升IBA;继代培养基为MS2毫克/升 毫克/升IBA;诱导生根的培养基为 毫克/升IBA。
病虫防治花叶艳山姜主要病虫害有叶枯病和褐斑病。叶枯病发病初期,每隔7-10天喷洒波尔多液1-3次;发生褐斑病时,可用70{bf}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喷洒防治。
养殖心得1. 温度要适宜:花叶艳山姜最适生长温度为18℃~30℃,忌寒冷霜冻,越冬温度需要保持在10℃以上。冬季气温降到4℃以下时,植株会进入休眠状态,如果环境温度接近0℃时,会因冻伤而死亡。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