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

金蝉养殖技术技巧文案

2025-02-14 09:43:53 次浏览

[金蝉养殖技术一]金蝉养殖需要掌握一系列的技术和技巧。采卵一般在秋季金蝉产卵后的农历七月份左右进行。金蝉会将卵产入一年生嫩枝,多以果树等树枝为主,产卵后的树枝下端青绿而末梢干枯。卵的采集可在树密蝉多的场所,用果枝剪或带钩长杆剪下有蝉卵的枯树枝,50-100条捆成一小捆放入塑料袋备用。除自然采获蝉卵外,还可建立纱网大棚供成虫产卵,利用废弃果园重新栽植果树实生苗,周围用水泥柱或竹棒架设围栏,中间拉设铁丝,外面罩尼龙窗纱网,将捕获的成虫放入其中产卵,之后可根据需要留取成虫数量,无需再从野外采集种源。

采卵后的处理也很关键,将有蝉卵的枝条采集后,去除干叶,剪去两端,30根捆成一捆,用大洗衣盆底部铺一层沙,将捆好的枝条立着放入盆内,温度保持在28~34℃,湿度保持湿润,遇干即喷,用喷雾器对准枝条喷洒湿透。

孵化时,将从野外或种源场地采集的有卵枝条集中于孵化棚内促进孵化,要不断抽查卵的孵化情况,发现有若虫活动时,将枝条连同细沙置于养殖场所,15天左右会有幼虫孵出,当孵化出幼虫20%时进行掩埋,埋坑选择多细软毛根的地区,土质要疏松,以利于幼虫吸取根上的养分。

殖种对象为初孵若虫以及接近孵化的卵,选择土质不沙化、不板结,无蚂蚁、鼹鼠,疏松湿润壤土地带,上年出蝉猴较多的地方也适合。殖种时间一般在9-10月份(二年卵)或6-7月份(当年卵)。在饲养场所的寄主植物树下地面离树干基部1米左右,挖掘深约30-50厘米有规律的窄沟,将坑挖成条形,深度以挖到多毛根处为主,宽度为一锨。将孵化好幼虫的枝条顺坑放入坑内,幼虫会自行抱住植物根系,殖种后盖土压实,并做好相关记录。

在养殖过程中,要为金蝉提供优质饲料,选择根系发达、生长茂盛、汁液较多的健康树种,如速生杨、榆、柳、桐树或果园中的各种果树。同时要提供良好的环境条件,“殖种”深度以30-50厘米为宜,要向阳防冻,土质松软、肥沃、无污染,不能过于干燥,也不能含水量过高或存在积水现象,保证寄主植物根系正常生长发育、幼嫩发达。蝉卵埋入地下后,雨季要注意排水防涝,旱天要给寄主植物浇水,并追施农家肥,以促使繁茂生长,给蝉的幼虫提供足够的营养源,使幼蝉猴生长发育旺盛,增大个体,提高产量。

埋殖卵枝2-3年后,蝉虫便开始逐渐生长发育成熟,2-4小时后便会蜕皮,变成蝉。在每年的夏至过后,如无雨干旱,可人工给养殖场地浇透水,引蝉虫出土。

[金蝉养殖技术二]杨树、柳树、榆树及各种果木树都可以。然后要建设育种大棚,大棚应具备通风、遮阴和保持适宜湿度的功能。种虫管理与防疫也很重要,要定期检查金蝉的育种树木,监测病虫害,如发现问题及时采取措施控制,防止病虫害传播。

采收保存种卵时,当金蝉幼虫成熟并钻入土壤中,小心挖取土壤收集种卵,种卵通常呈暗色,大小约为2-3毫米。种卵可以储存在通风透气的容器中,温度保持在10°C到15°C之间,湿度控制在60%到70%。

金蝉的饲养环境要通风安静,提供足够空间。夏季要对金蝉育种树木进行遮阴,防止阳光直射。金蝉的最佳种植时间通常在每年的6到7月份左右,南方地区可提前一个月左右,以避免夏季温度过高影响金蝉幼虫生长发育。

[金蝉养殖技术三]金蝉主要在林下养殖,杨树、柳树、榆树及各种果木树下都能满足其生长需要,注意修剪过高枝条以便繁育。在金蝉出土之前要搭建大棚,育种要选择地势高燥、排灌方便的地块,切忌在低洼易存水的地块建育种大棚。蝉卵以白蜡条为主,蝉卵幼虫以植物根系的汁液为食

养殖发发网
叶蔓的养殖方法 大棚养殖牛肉技术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