泌阳畜牧养殖政策
泌阳畜牧养殖政策概述
泌阳县位于河南省南部,近年来在畜牧业发展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为了进一步推动畜牧业的高质量发展,泌阳县委、县政府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涵盖了肉牛、生猪、肉羊和禽类等多个方面。以下是泌阳县畜牧业发展相关政策的详细介绍。
肉牛产业发展政策
根据泌阳县发布的《泌阳县肉牛(夏南牛)产业发展行动方案》,以下是主要的政策措施:
推进肉牛大县创建:
推广自繁自养、户养企育、放牧与舍饲相结合等生产模式。
新建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实行“先建后补”政策。
对新建500头畜位以上肉牛养殖场,每个畜位最高补贴不超过1000元。
对新建200至499头畜位肉牛养殖场,县级财政支持每个畜位最高补贴不超过500元。
贯彻落实国家肉牛基础母牛“增量提质”政策,对饲养5头以上母牛养殖户每繁殖成活一头犊牛最高补贴不超过1500元。
强化政策实施,保障养殖企业全面发展:
提供金融支持,积极开展能繁母牛、犊牛保险业务。
明确肉牛养殖用地空间布局规模和结构,盘活现有闲置养殖场、养殖小区。
对养殖企业进行技术培训,推广新技术,提高科技含量。
推进加工企业培优,提升屠宰加工能力:
以龙头企业为依托,加大新产品研发力度,扩大牛产品加工规模。
加快夏南牛产业园建设,帮助企业解决加工牛源。
持续实施夏南牛交易补贴,每头交易补贴500元。
推进秸秆饲料化利用,提升秸秆利用率:
建立完善秸秆饲料化利用专业收储运体系。
认真实施国家粮改饲试点项目,每年全株青贮玉米种植面积不少于6万亩,收贮全株青贮玉米18万吨以上。
推进电子商务现代物流建设,提升线上线下营销:
健全肉牛产业营销网络,推广线上线下和现代物流相结合的销售模式。
加快牛肉深加工产品线上营销水平,提高销售额。
推进肉牛信息化建设,提升信息化管理水平:
到2025年建成集线上活牛交易、国际国内肉牛信息服务等为一体的肉牛大数据平台。
高标准建成国内现代化、智能化肉牛交易场所。
强化多项保障,落实政策扶持:
成立夏南牛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工作专班和专家技术指导组。
落实国家、省、市各项肉牛发展扶持政策,预留出与全县肉牛养殖规划相适应的土地空间。
加强招商引资,强化考核奖惩:
引进和扶持新建存栏500头以上的夏南牛养殖企业。
新建1万头以上的夏南牛养殖企业,享受县委县政府招商引资税收优惠政策。
固定资产投资达到规定的夏南牛养殖企业,享受县委县政府招商引资优惠政策和奖励政策。
畜牧业高质量发展政策
泌阳县还出台了《泌阳县畜牧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意见》,旨在全面提升畜牧业规模化、标准化水平,具体内容包括:
成立泌阳县畜牧业高质量发展领导小组和技术指导组,加快推进畜牧业高质量发展。
全面提升畜牧业规模化、标准化水平,鼓励发展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规模养殖场等多种形式的经营主体。
做强产业链条:
大力发展畜禽屠宰,全面提升畜禽屠宰能力。
做大做强精深加工,加强政策扶持力度,推动产品由初加工向精深加工发展。
培育壮大冷链物流,加快建立冷鲜肉物流体系。
做精龙头企业:
充分发挥畜牧业龙头企业恒都公司的辐射带动力,吸引更多国内知名肉牛关联企业入驻泌阳。
实施龙头培优和企业上市工程,支持恒都公司食品板块尽快依规上市。
做优服务平台:
建科技创新平台,加强与高校和科研院所合作,提升畜牧业科技水平。
建金融服务平台,设立畜牧业发展基金,为畜牧业发展发挥担保作用。
泌阳县在畜牧业发展方面制定了全面而详细的政策,旨在推动畜牧业的高质量发展。这些政策不仅涵盖了肉牛、生猪、肉羊和禽类等多个方面,还包括了金融支持、技术培训、信息化建设和招商引资等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