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河源养殖政策
河源养殖政策概述
2024年8月的河源养殖政策相关信息:
生态养猪及其相关补贴政策
河源地区的生态养猪政策主要遵循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和农业部办公厅的相关通知。生态养猪法利用全新的自然农业理念和现代微生物发酵处理技术,旨在实现环保、安全、有效的养猪方式。
主要政策要点1. 项目申报条件:
实行人畜分离、集中饲养、封闭管理。
符合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不在法律法规规定的禁养区内。
经改造后粪污集中处理、达标排放,实现饲养标准化。
优先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规模养殖场(小区)。
项目建设内容:
按照“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小区)建设标准”规划设计项目建设内容。
中央投资优先安排粪污处理设施建设,并达到环保部门相关要求。
剩余资金可适当安排猪舍标准化改造以及水、电、路、防疫等配套设施建设。
机械与模具产业相关政策
河源市出台了《河源市发展机械与模具产业若干政策措施》,旨在推动机械与模具产业的发展。
主要政策要点1. 产业支持对象:
- 通用设备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汽车制造业、金属制品业、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等。
财政优惠政策:
提供单笔1500万元以下(含1500万元)的贷款转贷服务。
同一年度内使用融资专项资金可达3次。
支持中小微企业融资。
提供小额贷款保证保险专项资金、加大企业科技信贷支持力度。
野生动物养殖转产政策
河源市在野生动物“禁食令”出台后,进行了大量的转产和补偿工作。
主要政策要点1. 转产措施:
特色养殖的贫困户已在3月底全部完成转产工作。
转产项目包括养鸡、种植秀珍菇等。
部分贫困户转为务工或转产投资入股。
补偿措施:
通过四类渠道筹集用于帮助贫困户、涉贫企业复工复产的资金1亿元。
包括从广东省统筹的涉农资金中由市县财政安排4500万元,“6·30扶贫济困日”捐赠资金、深圳市对口扶持解决1000万元等。
河源地区的养殖政策主要集中在生态养猪、机械与模具产业以及野生动物养殖转产三个方面。这些政策旨在提升养殖业的标准化水平,推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并确保受影响的养殖户能够顺利转产。
